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处.B处、C处的地形部位名...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B处、C处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A         ,B         ,C.           

(2) 图中B.D两处,适合攀岩的是             处,B 处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3) 量一量甲乙两山峰的图上距离,计算其实地距离是约为             米。

(4) 根据该等高线地形图判断,该图的等高距是             米,甲、乙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

(5) 图中山坡E和山坡F坡度相比,坡度较陡的是山坡                          原因是                                    

 

(1) 山脊: 山谷: 鞍部, (2) D; 自东北向西南 (3) 1500米(1300 米-1700米之间都可); (4) 100米; 110米 (5) F; F 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读图可知,A处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B处是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C处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2)读图可知,图中B.D两处,适合攀岩的是D处,因为D处为陡崖;该图为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可判断出B 处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 (3)量一量甲乙两山峰的图上距离,计算其实地距离是约为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等于3厘米÷1:500米=1500米。 (4)根据该等高线地形图判断,该图的等高距是100米,甲、乙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甲、乙两山峰的海拔之差等于560米-450米=110米。 (5)读图可知,图中山坡E和山坡F坡度相比,坡度较陡的是山坡F,原因是F 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地球公转示意围和地球俯视围,其中阴影表示黑夜,回答有关问题。

(1) 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面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2) 写出地球公转至A、B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3) 地球公转至A 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 北极圈内有       现象。这一

天是天安门前升国旗         (最早、最晚) 的一天。

(4) 当地球俯视图如右图所示时,地球公转到左图中         处。下列表述可能正确的

(      )

A.北京的小明穿着厚厚的羽绒服

B.北京有极夜现象

C.澳大利亚正处于炎炎夏季

D.我们所在的学校旗杆正午时的影子正处于一年最短的时候

(5) 我们现在正在期中考试,此时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         两点之间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查看答案

下列实例中,能证明发生过海陆变迁的是

A. 流水堆积成的三角洲    B. 风力侵蚀成的蘑菇石

C. 经常发生地震现象    D. 在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

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A. 张裂    B. 碰撞    C. 挤压    D. 消亡

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A. 四川芦山地震的发生    B. 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 红海不断扩张    D. 太平洋不断缩小

 

查看答案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捷径是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红海    D. 马六甲海峡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大洲中,大陆均被北回归线穿过的有

A. 亚洲、欧洲、南美洲    B. 亚洲、欧洲、北美洲

C. 非洲、亚洲、北美洲    D. 北美洲,非洲、太洋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