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                材料(填“有机”或“无机”)。

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标号)

A. 提供氧气      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提供可燃物

(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                      。(答一点)

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1)有机    可燃性                                    (2) C                                                             (3)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合理答案均可)  Mg(OH)2MgO+H2O ↑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都市晨报报道,2009年1月13日一天徐州市就发生火灾19起。干粉灭火器是常用的灭火器之一,它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它受热后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的性质                                                        

(2)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因此金属镁着火时不能用干粉灭火剂灭火,请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专家提醒从火灾中逃生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主要作用               

 

查看答案

已知Cl2通入水中形成的溶液叫氯水。发生的反应为:

Cl2 + H2O = HCl + HclO(次氯酸)、  2HClO 6ec8aac122bd4f6e  2HCl + O2↑。

(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将氯水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任写一个体现该溶液化学性质的方程式:                                       

(3)往新制氯水中放入一小块红色布条,一段时间后观察,红布条褪色。请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只需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生成的HClO使红布条褪色

方案一:往新制备的HClO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红布条,一段时间后观察布条颜色变化。

假设二:                                                                  

方案二:                                                                  

假设三:                                                                   

方案三:                                                                  

 

查看答案

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常用的操作方法是      

    (2)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    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

的SO42-、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①溶解;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NaOH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填一种合理组合)。

6ec8aac122bd4f6e(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                  。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4)海水“制碱”。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

6ec8aac122bd4f6e

 

 

 

 

    步骤Ⅲ、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                              

 

 

查看答案

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和苦卤,重结晶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他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即得精盐。以下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在苦卤制镁的过程中加入了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石灰乳是用生石灰制得的,请写出制取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     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

 

6ec8aac122bd4f6e
 

 


    (2)右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10 g这种

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g。

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

 

 

 

(3)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全品中考网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6ec8aac122bd4f6e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

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

实验。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

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请根

据右图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所提

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除去碳酸钠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             溶液,

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4)若73 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