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汉初“民失本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

材料一   汉初民失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

——《汉书》

材料三  汉初,诸子百家思想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他们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对中央不利。

——《汉书.人物志》

(1)结合材料一分析西汉建立后面临着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你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1)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到处是一片荒凉景象。(2分)原因:秦的暴政;(写出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罚、秦二世的残暴统治亦可)长期的战乱(如答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等亦可得分。)(2分) (2)王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1分)诸王门下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不利。(1分) 措施: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建立小侯国,削弱诸侯国势力。(1分)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西汉成立之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结合前面所学可知,西汉建立前,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尤其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长期的战乱,使得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2)分析材料二中“叔叔……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可以看出,当时诸侯王势力强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央的统治;材料三中“诸子百家思想活跃……他们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由此可以看出,诸王门下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不利。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加强思想上的控制;为了削弱封国势力,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巧妙的解除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

(1)材料一中的“卫鞅”是指谁?(2分)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分)

(3)结合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进行评价。(2分)

 

查看答案

请将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影响填写在表格中。(10分)

主要方面

采取的主要措施

影响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军事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百姓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材料二  B.带领人民辛勤劳作,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B.分别指的是谁?(2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它直接起到的作用是什么?(3分)

(3)你认为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2分)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2分)

 

查看答案

历史诊所(共5分)

欢欢: 我非常想知道远古人类的情况,你能告诉我一些北京人的事情吗?

乐乐:当然可以了,北京人可以人工取火,他们使用磨得光光的和钻孔的石器。

欢欢:你还能告诉我,我国原始聚落的情况吗?比如半坡聚落?

乐乐:那就更没问题了!他们呀,日常生活使用陶器,上面还绘有图案,种植水稻。住的房屋呀,是干栏式。

欢欢:唉,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乐乐:是夏朝吧?

聪明的同学,你能诊断出其中五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查看答案

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是以下哪个战役结束后(  

A.牧野之战                   B. 城濮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