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墨子:“现在攻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外城,……杀人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墨子:“现在攻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外城,……杀人多的话必定达到几万,少也会有几千。”

材料二: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墨子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提出了怎样的观点?(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武的战争观点与墨子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3分)

 

(1)兼爱,非攻。 (2)不矛盾。孙武的观点是从战略战术角度研究战争胜负条件,属军事学范畴。墨子的观点是从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反对不义战争,属社会学范畴。(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墨家思想。墨家是先秦学派之一,创始人墨翟,世称墨子,这也就是墨家之名的由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该学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一书中。《墨子》一书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共同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爱"(兼相爱),"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墨子的"兼爱",是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观念的"仁"的改造。墨子提倡"兼相爱" ,就是说无差别地爱社会上一切人。墨家学说的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如鉴借墨家的"兼爱"思想,它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也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鉴借墨家的"尚贤"思想,这"贤"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学识的人才,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积极作用;如鉴借墨家的"节俭"思想,墨家的这一"节俭"思想于今而言,依然具有针对性,更值得我们提倡。 (2)本小题考查的是兵家的思想。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者,百战而不殆”的军事格言,就是出于此书。军事家孙膑继承并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与战国争雄的形势相适应。他们的观点都是从军事学角度看待战争,研究战略战术,研究如何才能打败敌人;而墨子是从国家人民的角度出发,希望不要发生战争,特别是那些不义的战争,因为战争会给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他看问题的角度是属于社会学范畴,两家的主张并不矛盾。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秦朝为乱政虐刑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内外骚动,百姓罢敝(人民疲劳困顿),财匮力尽(财物缺乏,力量用尽),民不聊生。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回答:

(1)阅读材料概括:秦朝实行怎样的统治?这样的统治导致了怎样的结局?(3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国家有了怎样的统治才会繁荣富强?(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故汤武(古代的好国王)不循古而王,夏桀(古代的坏国王)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商鞅认为国家必须变法的理由是什么?(在材料中找答案)(2分)

(2)商鞅变法有什么历史作用?(3分)

(3)根据材料二回答:“秦王”是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轩辕于是修养道德,整顿军队,研究四季变化特点,种植谷物,安抚人民,丈量四方的土地……以与炎帝(人名)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而得其志。蚩尤(人名)作乱,不用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指谁?在中国文明史上,他有怎样的历史地位?(3分)

(2)根据材料分析,轩辕在几次战役中能够战胜敌人的原因是什么?(在材料中找答案)(3分)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专制统治异常残暴,农民起义不断。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鼓动900多贫苦农民起义的人物是

A、陈胜                                 B、张角

C、墨子                                 D、宋江

 

查看答案

西汉初年,提倡节俭,减轻农民负担,奖励耕作,发展农业,社会经济迅速好转。这个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商鞅变法

C、汉匈和亲                             D、管仲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