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科技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科技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1)京师大学堂创办于什么时期?北大的校风能使你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件大事?(6分)

材料二    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与功名。

——王宪明 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不得全文照抄材料)(4分)

人物

贡献

 

主持设计和施工京张铁路

侯德榜

 

 

译著《天演论》,传播西方进步观点

 

编成《海国图志》一书

 

 

 

 

 

 

 

(3)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中国近代前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8分)

 

(1)戊戌变法时期(2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4分) (2) 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 广设新式学堂 ;建立新学制;重视留学教育等(答出一点得1分,共4分) (3)(每空2分,共8分) 人物 贡献 詹天佑     侯氏制碱法 严复   魏源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这句话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京师大学堂的有关知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创立于戊戌变法时期;根据题干里的“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可以让我们想到中国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就是民主与科学;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就是爱国、进步。 第(2)问,主要考查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可以知道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之一就是废除科举制;依据材料中“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可以知道,教育改革的又一措施就是设立学部;依据材料中“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可以知道,广设新式学堂 ;建立新学制也是教育改革措施之一;依据材料中“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可以知道,晚清政府还重视留学教育。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前期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05年开始主持设计和施工京张铁路的工程师是詹天佑;20世纪20年代,揭开制碱奥秘的是我国的化学家侯德榜;译著《天演论》的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传播西方进步观点编成《海国图志》一书但是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的魏源。 考点: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新式教育的开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就谋求与国民党合作。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曾经走过一段坎坷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想建立一所培养革命军事干部学校的愿望已有很久了。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期间,正式决定建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5月5日,黄埔军校最终正式成立并开学了,定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民国15年7月,国民政府出师北伐,黄埔学生军成为北伐军重要骨干力量。叶挺独立团是北伐的先锋。

(1)依据材料一回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共同进行了哪两项重大活动?材料中的“民国15年”是公元多少年?(6分)

材料二    为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事变发生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调停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2)请说出材料二中“事变”的名称。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6分)

材料三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材料三中的“双十协定”是国共什么谈判中取得的成果?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什么?全面内战结束后,哪一地区再次与大陆分离?(6分)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何感悟?(2分)

 

查看答案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步骤一      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满分5 manfen5.com

(1)上述图片反映了哪几个重大历史事件?选取其中一个说说该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8分)

步骤二     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材料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我们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2)材料一是孙明同学收集到的《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歌词片段。这段歌词中的“长城”是何意?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人民共同抗日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一个著名战役。你认为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步骤三     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2003年3月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专访日本。回国后在央视《东方时空》谈访日感受时说,在日本参观靖国神社的人每年约有500万人次,而参观日本和平展馆的每年却只有50万人次左右。

材料四: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新闻联播报道,12月27日至30日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访华,在访问期间,胡锦涛、吴邦国和温家宝分别与他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双方就构筑和发展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并规划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

(4)材料三显示日本有一部分青年人如此热衷参观靖国神社,这对中日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5)材料四反映了当前中日关系的主流是什么?你认为中日关系要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两国应该做出哪些努力?(4分)

 

查看答案

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詹天佑——京张铁路                    B.候德榜——侯氏制碱法

C.林则徐——《海国图志》                D.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查看答案

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A.《民报》                      B.《申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查看答案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话反映了张謇

A.赞成商务立国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                   D.提倡实业救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