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

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办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

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休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 【解析】 试题分析: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恢复经济的任务,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是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 考点:新经济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这些事件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 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 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 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 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钱其琛在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材料二:列宁晚年已深切感受到对党和国家官员实行监督以杜绝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防止个人专断问题

的重要性,可惜列宁逝世过早并未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后来则逐渐背离了十月革命为建立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民主的原则:党的民主空气缺乏严格等级制度、领袖个人专权常常导致重大决策的失误;缺乏有效监督致使党内特权阶层产生,引起党群关系的恶化;僵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常使国有财产被视为“无主人财产”;生产成果分配的不合理使群众丧失发展生产的兴趣;工农的主人地位仅仅成为宣传中的口号……苏共的演变不仅逐渐失去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为后来的反对派反共反社会主义提供了借口。

——《世界历史•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

材料三:19911227,前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对德国电视二台发表谈话时表示,对苏联的解体感到“羞愧”和“耻辱”。乌克兰总统克拉夫说:“造成苏联今天局面是谁的错?谁应该受到责难?苏联的解体是公开性时期开始的。”莫斯科出版的《独产报》则直接指出:“是的,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

——《世界当代孛》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8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苏联解体的原因。(2

(3)有人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失败”,你认为对吗?为什么?(3

 

查看答案

昨天,1941127,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关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海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合众国当时同该国处于和平状态,而且,根据日本的请求,当时仍同该国政府和该国天皇进行着对话,对于维持太平洋的和平有所期待。但是,我们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对我们进攻的性质。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在、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都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得胜利。美国总统富兰克.

——林·罗斯福

1在“1941127”这个“遗臭万年的日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2

2日本“这次对我们进攻的性质”是什么?1

(3)美国此后采取了什么策略?对二战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最严重时,失业人数超过1500万,可能高达1700万……占了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农产品价格几乎降到最低点,……纽约股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由崩溃前的87亿美元暴跌到19亿美元。……大批银行倒闭……”

“无休止地寻找工作,……持续地节衣缩食使生活变成苦难、……能卖掉的一切东西都被卖了。……城市里到处可见施粥站。……一位作家曾看到50名男子、妇女和儿童蜂拥着在抢芝加哥旅馆外面的一个垃圾桶。”

请回答

①指出它是发生在哪一次经济危机中的现象?1分请介绍一下这次危机的特点。3分

②危机说明了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右侧的人物是谁?(1分)

2他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分

(3)他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形成了什么体制?这一体制有什么弊端?(3分)

 

查看答案

(1)列举出1917年俄国发生的两次革命的名称、性质及时间。5

(2)列举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标志。(5

(3)列举出二战三大闪击战的时间及其具体内容。(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