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我又没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仍然被公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一一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马克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该理论的指导下,20世纪初的俄国进行了怎样的实践?

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华迅 思想。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知识回答,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由一五期间“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着手探索自己的道路;在探索自己道路时,原以为自己找到了正确道路,但实际上又不自觉地步上了苏联走过的工业化“大跃进”和“赶超战略”的老路;紧接着,满以为我们在吸取苏联教训,“反修防修”,最后不自觉地又步了苏联30年代大搞阶级斗争的老路。

——摘自《邓小平文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学习-探索-走老路”的曲折道路?

材料四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狂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诚,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习近平谈改革开放40周年》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有关史实,说明中国人民是如何书写国家和民族发展壮丽史诗的?

 

(1)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遵义会议的召开;七大的历史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3)革命时期,学习苏联的搞城市暴动,如南昌起义,结果失败;社会义义探索时期,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走老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4)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党的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现在已成为国际大都市;民族方面,1999年,国家启动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 【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依据课本所学,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会议讨论了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3)依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由一五期间“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着手探索自己的道路;在探索自己道路时,原以为自己找到了正确道路,但实际上又不自觉地步上了苏联走过的工业化“大跃进”和“赶超战略”的老路”,反映了中国从学习苏联照搬苏联模式,到自己探索,再到学习苏联的老路。结合课本所学,1917年俄国发生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学习苏联,以城市为中心暴动,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结果失败;社会义义探索时期,为了尽快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了一系列失误;由材料三“反修防修”,最后不自觉地又步了苏联30年代大搞阶级斗争的老路。即走苏联的老路搞阶级斗争。结合所学,由党中央对中国国情估计的错误,认为阶级斗争是中国主要矛盾,1966——1976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4)依据课本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对经济体制改革及党的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民族方面,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99年,国家启动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材料一   近代欧美日等国通过各自的相对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创造了适合自己国情的政治近代化飘花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本国社会发展进程。

——摘自齐世荣等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等国分别通过怎样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材料二  下图反映了18-20世纪世界的变化。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发明创造为例,说明地球越来越“小”了。

材料三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如识,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作了哪些在努力?分析造成中国资产阶级探索艰难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到要求。

材料一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历时 “三百多年之久的世纪大辩论”发生的历史 背景。

材料二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

项目

机械

天文历法

农学

化学

数学

水利

医学

兵器

数量

7

25

25

9

22

7

25

8

 

(2)列举天文历法、农学、数学和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各一例。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有离异和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和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

——摘自章开沅《离异与回归》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对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文化和外来文化?

 

查看答案

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生活会怎么样?萨拉突发奇想,决定在2005年全家不买中国产品。一年的尝试结束后,萨拉不得下感叹,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实在太难了。这则故事反映了     

A.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已形同虚设    B.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任重道运    D. 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

 

查看答案

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但是,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而等国或国家联盟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起,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组成“金砖四国”领导人定期举行会晤,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这表明   

A. 美国世界的霸权地位崩溃    B.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 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加强    D.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查看答案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   

A. 美苏冷战开始    B. 两极格局形成    C. 美苏争霸开始    D. 第三世界崛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