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鸦片战争;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3)《马关条约》;经济:资本输出为主(资本出口为主、投资为主);政治:掀起瓜分狂潮。 (4)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6月;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多样性。(阶段性;不断加深;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虎门、英军经过路线、广州、厦门”,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战争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由此可知图例中的广州的说明应是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可知,割占中国东北地区的条约是1858年的《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多万平方公里。 (3)依据材料三所给信息“侵略者要求并取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个通商口岸;准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所以,该条约是《马关条约》。经济方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入,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政治方面:《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掠夺。它迫使台湾和祖国分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4)依据材料四所给信息“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成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6月,帝国主义为了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并借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英、法、德、美、日、俄、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依据四则材料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前期的阶段特征,列强侵华由独自行动到联合行动;对中国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随着列强侵华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逐步形成。所以,中国近代前期列强侵略方式变化的特点是侵略方式的多样性和阶段性;侵略的程度不断加深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查看答案

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展现拉丁美洲人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主权的是

A. 章西女王领导反英斗争

B. 匈牙利改革稳定国内形势

C. 纳米比亚正式宣布独立

D. 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

 

查看答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下列关于其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成果由技术工匠改进完成

B. 电力成为主要生产动力

C. 各领域间的科技相互渗透

D. 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发展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统计。下列关于该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增长率

-0.3

1.9

-2.5

3.6

6.8

3.4

2.8

3.4

4.6

3.0

 

 

A. 持续繁荣发展

B. 受到沉重打击

C. 回升并逐渐好转

D. 持续稳定的发展

 

查看答案

1945年6月26日,《宪章》公开签署。1945年10月24日《宪章》正式生效。该《宪章》的生效标志着

A. 联合国的正式成立

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华沙条约组织建成

D.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