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三:东汉画像砖(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试从经济角度分析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

(3)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是.谁提出的?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目的又是什么?推行这一政策的手段和方式和材料一所指事件的有何不同?

(4)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和材料二又有什么联系?

 

(1)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2)百家争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董仲舒;加强思想控制;材料二措施手段温和,材料一措施手段残暴。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为了加强四控制,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给中华文化造成了“致命打击”。 (2)依据所学可知,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史称百家争鸣,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和采纳,两个材料描述的政策手段是不相同的,材料二措施手段温和,材料一措施手段残暴。 (4)依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采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的正统思想,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壁画是研究古代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之一。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联系,该历史事件是 (    )

A. 西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进行的祭祀典礼

B. 孔子创办私学,各地游说讲学。

C. 秦始皇进行称帝仪式的大典

D. 张骞辞别汉武帝准备出使西域

 

查看答案

西域地区(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 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B.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 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 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查看答案

东汉末年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不少地方出现了“百里无人烟”的凄凉景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外族的入侵    B. 军阀长期混战

C. 瘟疫的入侵    D. 朝廷的残暴统治

 

查看答案

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写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由于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造成的?    (    )

A. 蒙恬率军出击匈奴    B.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 窦宪率军出击匈奴    D. 窦固率军出击匈奴

 

查看答案

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直接关联的历史人物是(      )

A. 张骞    B. 王昭君    C. 卫青    D. 班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