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巨”,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庆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材料四  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

——选自十九大报告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摘自《凤凰网》

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是谁?他建立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古封国制”是指哪一制度?材料二认为郡县制与“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相比,有什么主要特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监察制度的建设。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你认为刺史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

 

 

(1)秦始皇;皇权至上,中央集权。 (2)分封制;“以地缘为本位”或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各级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免。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监督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5)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实现大一统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中权力。故“上”指秦始皇,基本特征是皇权至上,中央集权。 (2)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因此“古封国制”指的是分封制。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3)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从此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4)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5)依据材料“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统治时,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制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巨大的历史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国时期,孙权于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台湾,当时台湾叫做________;420-589年,中国的南方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为“南朝”,这四个王朝都定都在________

 

查看答案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了《________》一书;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

 

 

查看答案

丝绸之路通道把欧亚大陆连成一条“文明地带”,为这条通道开辟奠定基础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________出使西域。

 

 

查看答案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

 

 

查看答案

我国远古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如河姆渡人居住在________房屋里,半坡人居住在________房屋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