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的形成直...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的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 北伐战争的推动

B. 南昌起义的爆发

C.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解析】 根据图片可以看出第二个高峰在1927-1934年左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井冈山革命道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壮大了中国共产党力量,使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北伐战争的时间是1926年,推动的是从1921年到1931年之间的高峰,是第一个高峰,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1927年爆发的南昌起义是中国革命处于低谷时期的表现,所以B项与题意不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1937年,这是第三个高峰时期,所以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工业。“自强”的具体做法是创办

A. 轮船招商局

B. 汉阳铁厂

C. 湖北织布局

D. 江南制造总局

 

查看答案

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

A. 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B.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C. 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

D. 促进了我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查看答案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未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如下图)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A. 三省六部制

B. 科举制的创设

C. “开元盛世”

D. 大运河的开凿

 

查看答案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 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 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查看答案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以来,当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时,近代化(现代化)运动就开始了。……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来不断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萧功秦《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

(1)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人实现近代化(现代化)的目的?

(器物之路)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近代民用工业,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2)根据材料二分析,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和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探索器物之路有何意义?

(制度革新)

材料三: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四: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人进步。

——摘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1925年)

(3)材料三中的“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根据材料四归纳辛亥革命的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不能照抄原文)

(思想解放)

材料五: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4)未来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新的征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5)中共何时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近代探索历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