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和复兴。 材料一 “吾...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和复兴。

材料一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1)“甲午战败割台”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甲午战败”唤起了哪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材料二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的抗日通电,指出“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寇的侵略!”1937年7月15日国共签订《国共合作宣言》,明确提出:要把这个民族的光辉前途变为现实的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仍需要全国同胞,每一个热血的炎黄子孙,坚忍不拔地努力奋斗。

(2)面对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共发表的抗日通电和《国共合作宣言》发出什么共同呼吁?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什么?

材料三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

——习近平

(3)就“中华民族复兴”,习近平的谈话要点表达了何种意愿?

 

(1)《马关条约》;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戊戌维新)。 (2) 全民族团结抗战;抗日战争胜利。 (3)围绕“两岸携手,共同努力”等有关内容作答。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往日本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甲午战败”唤起了戊戌变法。 (2)依据材料二的“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寇的侵略!”和“要把这个民族的光辉前途变为现实的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仍需要全国同胞,每一个热血的炎黄子孙,坚忍不拔地努力奋斗。”可以看出面对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共发表的抗日通电和《国共合作宣言》发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呼吁。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3)依据材料三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可以概括出习近平的谈话要点表达的意愿是:两岸携手,共同努力,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以期建立中华共和国

——邹容《革命军》

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中两个派别的救国方式及政治目标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张骞是清朝的一名状元,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   )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结果失败了。(   )

 

查看答案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反映了太平天国军队与清军作战时期的场景。 (     )

 

查看答案

“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材料中“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的主要原因是(   )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    

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

③洋务运动的刺激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