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即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即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可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文中“文明人”指的是

A. 英法联军

B. 美日联军

C. 八国联军

D. 沙俄军队

 

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与火烧圆明园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选项A符合题意;美日联军不符合史实;八国联军是1900年入侵北京;沙俄军队没有单独入侵北京,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A. 关天培

B. 严复

C. 林则徐

D. 邓世昌

 

查看答案

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警醒。

(赏析图片——见证历史)

(1)结合图1、图2,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两次侵华事变的名称

(硝烟散尽——回望历史)

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在抗战胜利前夕,中共召开了哪一重要会议?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

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3年来,我们以国家之名祭奠死难者,以尊崇之心珍视和平,以民族之力矢志复兴。今天,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决心坚定不移。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3)“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反映的史实是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归纳提炼——学法整合)

(4)你认为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还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材料一: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1)材料认为“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端”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材料二:

(2)图一唱响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时代最强音?图二的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材料三:我们党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3)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强国梦”?

 

查看答案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战争?(举出四例)

材料二: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2)“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

(3)你对上述两则材料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