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班拟举办一场“寻梦丝绸之路”专题展,展览分为三个展区,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

某班拟举办一场“寻梦丝绸之路”专题展,展览分为三个展区,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区的布置。

展区一:地理篇

(1)请你将图l中的A和B补充完整,并指出西亚的安息古国在丝绸之路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展区二:人物篇

材料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也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

(2)你认为谁最有资格获得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为什么?

展区三:文物篇

(3)图2、图3、图4是他们搜集的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图片,它们反映了丝绸之路怎样的作用?

 

(1)A:长安; B:大秦。作用:将中国的丝绸、漆器等商品转运到欧洲,同时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2)张骞。原因: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3)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解析】 (1)结合图片中的文字提示“河西走廊”、“玉门关”等,可知本题考查了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陆上“丝绸之路”从中国的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今甘肃地区境内)、通往中亚(安息古波斯)、西亚,直到欧洲(大秦古罗马)。因此题中的A项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F为终点——当时的大秦。路线中的安息是现在的伊朗,它起到了转运站的作用,将中国的丝绸、漆器等商品转运到欧洲,同时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2)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这是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的丝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这条道路成为了沟通中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3)结合图片中的文字提示,可知在丝绸之路上出现过古罗马、波斯和汉朝的物品,说明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古代东西方最长的国际交通路线,它是丝路沿线多民族的共同创造,所以又称之为友谊之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两例说明。

(3)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 这一统一国家的建立有何历史意义

(2)为了维护统一,清朝政府对西藏地区采取了什么措施?

(3)改革开放后,为实现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实行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坚持的原则是什么?提出这一科学构想的人是谁? 

(4)谈谈我们青年学生为祖国统一大业应做哪些努力?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从未止步过强国富民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者萧功秦指出:“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防卫现代化的弥散效应’,那就是,只要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化的方向上走出第一步,他们就不得不走出第二步,他们为了保住第二步不至于前功尽弃,就不由自主的要走出第三步、第四步。”

(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化的方向上走出第一步”的两例具体表现。 “不得不走出”的“第二步”即经济近代化,创办         工业。

材料二:孙中山注意到,中国历史是沿着分裂、混乱、统一、专制的圈子反复循环,紧随着每一个混乱时期之后的是众多王位争夺者漫长而又无情的争斗,直到最后一个胜出为止。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中国的君主制确立于哪个朝代?孙中山为打破历史循环的怪圈进行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3)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以上仁人志士身上彰显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幅与秦朝有关的想象图,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楚汉之争    B. 陈胜、吴广起义    C. 巨鹿之战    D. 牧野之战

 

查看答案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弱肉强食    B.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统一    D. 适者生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