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孕育了许多新的变革因素,这些新因素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起点。请你完成下面相关的学习任务。
(1)请将下列相关作品,按照要求归类整理。(只写序号即可)
①《狂人日记》②《愚公移山》③《阿Q正传》
④《义勇军进行曲》⑤《田横五百士》⑥《黄河大合唱》
反映反对封建势力题材的有:________;反映抗日战争时期题材的有:________。
(2)分析以上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说出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3)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根据下列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招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此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历时一年多后,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材料二: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后,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周恩来等亲自指挥下,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确定的蘑菇战术,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与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在陕北高原周旋,使其始终无法准确获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的位置,而不得不往返奔波,疲于奔命,造成补给等方面的严重困难,士气低落。而人民解放军则利用有利战机和地形,寻机歼敌,在三个月时间内共歼敌1.4万余人。
材料三:人民群众支援三战役统计表
(1)材料一,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人民解放军采用了怎样的作战方式和原则?
(3)简述材料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许多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表这样的愤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
材料二:自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推翻专制,创立共和,于兹十有五年。人民始则抱无穷之希望……不料事与愿违,渐失所望……国民政府对内力求廓清军阀,对外努力推倒帝国主义……此次北伐,深望全国民众,亦与以同等之扶助焉
——摘自《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告全国人民书》
(1)材料一中的“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这次国际会议引发了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推翻专制、创立共和”指的什么历史事件?指出该事件在政治、思想上的影响分別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力求廓清军阀”最后取得了什么成果?什么原因最终导致北伐战争的失败?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曾经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鼓舞了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引领了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
(题文)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 制定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