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如图是法国作家布立赛写的历史著作。与封面上提到的“大劫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如图是法国作家布立赛写的历史著作。与封面上提到的“大劫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解析】 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知识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1856年,英法联军在1860年闯入北京的圆明园,抢走了中国大量的珍贵文物,后又火烧圆明园。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孕育了许多新的变革因素,这些新因素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起点。请你完成下面相关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分类作品——归纳文艺成就)

(1)请将下列相关作品,按照要求归类整理。(只写序号即可)

①《狂人日记》

②《黄河大合唱》

③《义勇军进行曲》

反映反对封建势力题材的有:

任务二(运用图表——解读经济发展)

(2)分析以上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说出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在近代史抗争的道路上,无论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的抗争或探索,结果都失败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肩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必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恢复与发展生产是城市工作的中心;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P117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曾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指的是什么事?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一年的内战和外线作战,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人民解放军揭开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战略大决战中的哪次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又是一部抗争史。面对着民族危亡,中国社会各阶层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毛泽东,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P124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介绍张之洞和张謇的故事。

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2)材料二中的“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指的是什么事?试举一例。近代化的探索呈现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主要由于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请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活动猖獗,……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中国士兵的作战工具主要是传统的铁炮、火绳枪、弓箭、梭镖,很难对付敌人的重炮、来福枪。调集前线的各省军队互不配合,有时还公开武斗。在投降派所喧嚣的失败主义的影响下,虽然某些官兵英勇作战,但无法改变具有决定战役的失败形势。”

——徐凤晨、赵矢元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1894年,美国纽约《世界报》,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P26

(2)和材料二所述事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一幕是43年后,日本在中国再次犯下了滔天罪行,如果你是该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一名义务讲解员,你如何解说该事件?(提示:从该事件的名称、发生的时间、手段或方式、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什么本质、警示语或启示等方面组织解说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