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分析题(共20分) 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

材料分析题(共20分)

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九一八小调》

材料二:

请回答:

(1)这首小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列举其结果?它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政府什么样的行为?

(2)面对当时的民族危机,材料二图一中两位英雄人物在何时进行了怎样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提出这一主张的出发点是什么?该事件的最终解决有什么意义?

(3)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是在图二的什么事件之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

(4)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针对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修改日本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的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1)九一八事变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战争及烧杀抢掠的野蛮暴行; 国民党政府妥协退让,不抵抗的行为。 (2)1936年 西安事变全民族利益(全国人民利益或国家利益)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初步形成)。 (3)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百团大战。 (4)自由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首小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其结果是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控诉了日本侵略者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战争及烧杀抢掠的野蛮暴行;国民党政府妥协退让,不抵抗的行为。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图一中两位英雄人物在何时进行的斗争是1936年 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提出这一主张的出发点是(全国人民利益或国家利益,该事件的最终解决的意义是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是在图二的七七事变之后,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百团大战。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些人的行为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在历史和种种证据的证明下、他们的辩解是那么苍白无力、他们只不过是为掩饰自己的罪行而已、从现在的钓鱼岛事件、就可以看出的来、据历史记载和考究表明、日本人的祖先还是我们中国人、他们的文化和传统都是从我国学习过去、之后演变而来的、日本这种行为就叫欺师灭祖、做为一名中国人我不得不承认我对日本人的这种行为感到可耻。我们要家教你们觉维护我们的利益,同他们的这种行为做斗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

材料二 早有准备的日军,向卢沟桥、宛平城及其附近地区发动进攻。当地驻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中国长达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材料三 南京大屠杀公祭不是要延续民族仇恨,而是要在牢记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南京大屠杀是战争带来的灾难,要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唯有反对战争,走和平发展道路……南京大屠杀之所以发生,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落后,在于当时中日之间国力的差距。这是南京大屠杀留给国人的惨痛教训,也是总结日军侵华历史得出的基本认识……  

(1)材料一中的“亡国条约”是哪一条约?请举出该条约的内容。(任举两条)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

(3)请写出全民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和“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4)读史使人明智。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启迪有哪些?

 

查看答案

材料一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材料二

材料三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为每年的12月13日。2014年12月13日,南京在首个国家公祭日鸣响警报1分钟。上午10时,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1)材料一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给当时的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史上中国军民在哪一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这场战争结果如何?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军民取得这一战果的主要原因。

(3)为什么要设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请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4分)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3分)

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2分)

4)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2分)

 

查看答案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

——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

材料二: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三:图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目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

请回答: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取得的成就。

(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毛泽东与蒋介石“共商国内和平”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次商谈实现了国内和平吗?请用史实说明。

(4)综合以上材料,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得出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① 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服又大方 

② 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  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  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