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桌子持子,能造茶碗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在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这个决定的结果如何?
(3)“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两例说明。
(4)“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图片、回容问题:
(1)图一是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图三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在图三所反映的事件中,党和国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对图一、图二、图三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
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的特征
A. 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九一三”事件
C. 周恩来主持国家日常工作
D.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在60年代,人们流传着一句话:“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影响了社会风尚,培养了几代人。“他”是
A. 邓稼先
B. 雷锋
C. 焦裕禄
D. 王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