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次之赏,虽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次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帝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1)材料一中所述的是历史上哪次改革?发生在什么时间?概括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这次变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帝”指谁?体现了哪一项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除该项措施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此次改革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3)通过对材料二的分析,你认为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4)根据上述问题以及当今社会,请你谈谈改革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措施: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民族大交融。 (4)改革需要魄力、能力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力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以达到自己的目的;顺应历史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次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胜,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因此材料所述的是历史上商鞅变法,发生在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政治上①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统一度量衡;军事上①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根据材料二“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为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措施有说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因此材料所述的“帝”指北魏孝文帝;体现了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的改革措施。除该项措施外,他还采取的汉化措施还有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根据对材料二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民族大交融。 (4)根据上述问题以及当今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需要魄力、能力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力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以达到自己的目的;顺应历史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与祖冲之有关的科技成果是

A. 撰写了《齐民要术》

B. 发明了“麻沸散”

C. 创编了“五禽戏”

D. 创制出《大明历》

 

查看答案

欣赏自然风光、游历山川河流,能陶冶情操。小明一家准备在寒假游历长江三峡,出发前小明要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

A. 《水经注》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查看答案

两汉时期,西域指的是(  )

A. 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B. 今新疆

C. 古长安以西    D. 匈奴所在地

 

查看答案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下列历史事件,《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

A. 大泽乡起义 B. 张骞出使西域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大禹治水

 

查看答案

电视剧《汉武大帝》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示了汉武帝刘彻纵横跌宕的一生和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以下场景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是

A. 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半两钱

B.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C. 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

D. 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