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 为收复新疆 B. 为平定叛乱
C.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D. 为反击阿古柏侵略军
“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A. 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 鸦片战争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840年至1842年,大清帝国的道光皇上很郁闷。他郁闷的原因与哪一场战争有关(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共八大后的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10年,也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艰苦创业的10年。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条件就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材料二 “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理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材料三 “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1)材料一中的“大油田”指的是什么油田?与此相关的英雄模范人物是谁?他有什么荣誉称号?
(2)材料二中“我”是谁?他有什么荣誉称号?
(3)材料三中的“我”是谁?
(4)以上三则材料的主人公共同体现了什么可贵的时代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1)毛泽东把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形象地比喻为哪三条方针?
(2)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发出的“中国声音”是什么?
(3)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有哪些?(请写出两例)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