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告终,日本在1945年宣布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能的利用以及之后电子计算机的产生,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后很多国家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展起来。美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源国家,美国学生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使用电子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新经济,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解析】 根据图片“日本投降仪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二战结束。根据图二“美国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第三次科技。所以写短文时要注意围绕二战结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来写,短文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言之有理即可。如:题目可以是: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告终,日本在1945年宣布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能的利用以及之后电子计算机的产生,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后很多国家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展起来。美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源国家,美国学生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使用电子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新经济,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0年,热心于平民教育的传教士R·雷克斯在英格兰的格罗斯特郡出资创办了星期日学校……这种学校在星期日把贫民阶层的儿童聚拢起来,既可防范、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又可以宣传宗教,因此在政府的支持下,星期日学校到处设立。1785年成立星期日学校协会。19世纪中期,英国此类学校的学生达到250万人。英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据统计,美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白热灯丝和电话、打字机、缝纫机以及“泰勒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美国发明的。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的“星期日”学校得到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的发展与大众教育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3)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出现在英国,面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出现在德国和美国?综合上述探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欧洲国家的发展中你能获取哪些对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或许……但我们更应该恰当地认为1978年是21世纪的开始,这一事件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尽管当时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当然,1978年纯粹是一个中国的时刻,虽然它对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如果说20世纪止于1989年,那么21世纪始于1978年》

材料三  当下,中国已经成为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发展中国家。顺应现实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中国宣布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作为目前已有涵盖五大洲的84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金融组织亚投行……鲜明体现中国所秉持的道义为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型义利观”。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融入世界的四部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内在联系?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原因,并找出它对全球产生巨大影响的相关史实。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筹建亚投行的原因,并谈谈你对“新型义利观”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1915年时人对某杂志评价

材料二  这一运动的惊人之处在于它是由知识分子领导的,并且他们在反帝的政治纲领中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思想以及新爱国精神。中国的学生阶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承担了为中国命运操心的责任。

材料三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1)材料一赞颂的是哪一杂志?依据材料概括这一杂志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运动指的是哪件事?概括这一运动的特点。

(3)综合上述探究,选择合适的形式表达上述材料所述的主要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辩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材料二  《医典》是中世纪阿拉伯医学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是著名医学家伊本·西那所著。其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总结了阿拉伯医学临床的丰富经验,而且建立了较系统的医学理论体系。它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的医学遗产,也吸收了中国、印度、波斯等国医药学的成就,汇集了欧亚两洲许多民族医学成果,体现了当时世界医学和药物学的先进水平。《医典)问世后被世界医学界奉为“医学经典”。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这两部医学著作有何异同。

(2)请再举一例中国古代医学相关的著作。

 

 

查看答案

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汇聚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托尔斯泰的作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作品的历史价值是

A.塑造典型社会的典型人物 B.促使文学的体例更加完善

C.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人生 D.找到人类解放的正确出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