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李...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李老师以“文化交流”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开辟道路一一沟通世界文化)

(1)对比下图反映事件的不同影响。

任务二 (解放思想一传承精神文化)

(2)下面所述的材料分别反映什么现象?概括它们的共同特点。

任务三 (保障民权—推动政治文化)

(3)下面两部法律文献,体现了哪些共同的进步性。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美国1787年宪法

任务四(理性思考—融合文化差异)

(4)根据下面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以“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摘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的和平友好交往,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 (2)马克思主义诞生和文艺复兴运动。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3)都体现了近代化的发展过程;都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法制化;都主张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 (4)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文化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如进入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二战后美苏两国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进行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使得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冷战结束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力图建立单极世界,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促进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合作。中国古代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开通、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取经,都有利于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地区的和平。而二战后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有利于加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因此建立在多种文化交流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有利于防止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图一反映的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沟通了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通的大动脉,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的和平友好交往。图二反映的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属于新航路开辟的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 (2)结合所学知识,左边的材料“共产党宣言”可知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右边的材料“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可知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两者的共同特点都属于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3)结合所学知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从作用来看,都体现了近代化的发展过程,都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法制化;从内容来看,都主张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 (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论文题。首先可以以“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为题,然后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文化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可以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冷战结束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史实进行论证。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促进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合作,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开通、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以及二战后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等史实进行论证。最后小结,各国应承认文明的多元化,建立在多种文化交流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有利于防止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相差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材料二  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000000人。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四分之三。…1861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中国的自强运动既然引进和发展了先进生产力,便会自然地融入世界文明的大潮,于是发展同世界各国交往并制成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轮船、铁路、电信工具等自是必然趋向。应该承认,中国三十年的自强运动确实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文明系统的初步基础,它同中国原先固有的物质文明系统必然形成矛盾和斗争。显然,这种新型的物质文明系统(哪怕是维形),其文化影响绝不可能仅局限于器物层面—物态文化层面,它将通过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根纽带,必然的向着制度文化层面、意识文化层面推进。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

(1)写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简述日本人如何引进西洋文明的。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1861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的原因。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赞成该观点,并阐述理由。

 

查看答案

科技和经济中心力量对比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继而不断改变世界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

(1)根据上表概括中国的科技地位的变化趋势。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2)材料二中的“全新时代”指的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欧洲国家如何在“全新时代”探寻霸权的道路。

材料三  在钢产量方面…到1900年,就超过了法英两国的总和。德国人认为,他们需要并且理所应当得到“阳光下的地盘”。这暗示着要获得和英国那样公认的霸权。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德国人争取“阳光下的地盘”的原因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感受人类文明,体会时代精神,坚守道路自信。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古代文明)大河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观察下面地图,写出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文明名称。

(2)(时代精神)发扬时代精神是人类社会前行的不竭动力。你从下面的两幅文艺作品中感受到怎样的时代精神?

(3)(道路自信)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写出“两个一百年”的具体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查看答案

一战中,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悲伤地说,“整个欧洲的灯灭正在熄灭”。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统治着世界。下列对战后帝国主义的统治带来冲击的是

①印度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③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④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计量史学是运用大量的数据对历史进行定性分析,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下是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和美国产品产量的对比。通过该表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势头好于英国

B.从1841年开始,美国在工业生产方面遥遥领先英国

C.19世纪后半期,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最强大的工业国

D.该表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两国的发展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