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儿童是历史的亲历者,其命运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荣光背后...

儿童是历史的亲历者,其命运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荣光背后的凄凉)

材料一  工业革命爆发后,需要工人的工厂增多了。工厂以机器生产为主,对体力和劳动技能的要求降低,孩子们成了理想的员工。他们身材通常较小,可以参加更多的小任务。同时,由于儿童体力纤弱,性格温驯,宜于工厂主发号施令。1839年,英国工人中18岁以下的儿童几乎占工人总人数的一半。英国火柴厂的童工每天工作12至15小时不等,工资低到“勉强只够维持灵魂不离开躯体的水平”。

——据庄解忧《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童工的地位和作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童工的处境,并分析工厂大量使用童工的原因。

(中国近代化的“火种”)

材料二  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联名上奏:“挑选聪颖幼童赴美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次年起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四批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计划留学15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公派留学。但是,1881年夏,清政府唯恐这些留美幼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对儒学孔教失去兴趣,遂将这些留美学生全部撤回。留美幼童回国后,逐渐在各领域显现出非凡的才能,如“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唐国安、民国第一位总理唐绍仪等。许多人还在对外抗击侵略的战争中奋勇当先。据统计,殉国者有8人之多。

——据《赴美留学变迁,精英化转向平民化》(《国际先驱导报》2015-06-25)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公派留学潮的出现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直接关联?清政府实施留美幼童计划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战火硝烟中的希望)

材料三  一组老照片

(3)结合时代背景,观察材料三中的这组照片,概括其表达的共同主题。

(共和国的未来)

材料四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关心少年儿童成长部分大事记

1949年

毛泽东给《中国儿童》杂志社回信并题词“好好学习”

1953年

新中国第一座少年宫——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正式启用

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

1992年

发布《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2007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决定将15种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

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2009年

已建立17个动画产业基地,已有523家出版社出版少儿读物

2020年

“六一”前夕,习近平寄语少年儿童,希望他们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

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据新华社报道《在祖国的阳光下成长一-党中央关心少年儿童纪实》等整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少年儿童命运彻底改变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与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1)处境:悲惨(“凄凉”等类似的表达均可)。原因:工业革命爆发后对工人的需求量增加;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对工人的体力和劳动技能的要求降低;儿童身材较小,可以参加更多的小任务;资本家雇佣童工的成本低(童工工资少);童工年幼体弱,性格温驯,易于被资本家控制。(任答两点) (2)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培养近代人才,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结果:中途天折;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杰出的近代人才,他们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火种”。 (3)儿童积极参加抗日战争,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儿童抗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类似的答案亦可,任答一点) (4)原因: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党、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政策的倾斜;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任答两点) 认识:国家的独立富强和长治久安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但一定要答出彼此的相互关系)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童工的处境悲惨;据材料一“工业革命爆发后,需要工人的工厂增多了。工厂以机器生产为主,对体力和劳动技能的要求降低,孩子们成了理想的员工”可知,工厂大量使用童工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爆发后对工人的需求量增加;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对工人的体力和劳动技能的要求降低;据材料“他们身材通常较小,可以参加更多的小任务。”可知,儿童身材较小,可以参加更多的小任务;据材料“由于儿童体力纤弱,性格温驯,宜于工厂主发号施令。”可知,童工年幼体弱,性格温驯,易于被资本家控制;据材料“1839年,英国工人中18岁以下的儿童几乎占工人总人数的一半。英国火柴厂的童工每天工作12至15小时不等,工资低到‘勉强只够维持灵魂不离开躯体的水平’”可知,资本家雇佣童工的成本低(童工工资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公派留学潮的出现与洋务运动有直接关联;据材料二“1871年,曾国藩等人联名上奏:‘挑选聪颖幼童赴美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但是,1881年夏,清政府唯恐这些留美幼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对儒学孔教失去兴趣,遂将这些留美学生全部撤回”可知,清政府实施留美幼童计划的目的是学习西方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据材料“遂将这些留美学生全部撤回。留美幼童回国后,逐渐在各领域显现出非凡的才能,如‘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唐国安、民国第一位总理唐绍仪等”可知,留美幼童计划中途天折;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杰出的近代人才,他们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火种”。 (3)结合时代背景,观察材料三中的这组照片,分析可知,图片表达的共同主题是少年儿童支持抗战。儿童积极参加抗日战争,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儿童抗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以来我国少年儿童命运彻底改变的原因是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党、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政策的倾斜;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与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是国家的独立富强和长治久安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少年强则国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和法西斯势力的威胁,欧美大国提高关税、纵容侵略等以邻为壑的做法,导致全球相继被卷人经济萧条和世界大战。“二战”后,为避免历史重演,国际社会(   )

A.先后成立了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B.积极投入第三次科技革命

C.纷纷建立完善国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D.大力提高发展中国家地位

 

查看答案

1947年7月,美国《外交》杂志刊登了战略学家乔治凯南的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文中明确提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不会也不能减弱苏联推翻西方政府的决心,为此美国必须遏制苏联。该文章的发表(   )

A.稳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贏得了和平人士普遍支持 D.助推了美苏之间冷战对立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分析“二战”的史料后发现,就军队战斗力而言,德军强于苏军,苏军强于日军,日军强于美军,美军强于德军,形成了“锤子——剪刀——布”的关系。据此可推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A.始于欧洲战场 B.敌我双方实力悬殊

C.属于正义战争 D.最后胜利来之不易

 

查看答案

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完成这一任务”。下列举措,体现了罗斯福政府“直接募工”意的是(   )

A.推行“以工代赈” B.整顿金融体系

C.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D.调整农业政策

 

查看答案

在历史学习中,应正确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B.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D.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