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民国《大公报》曾发表通讯,为东北流亡学生呼吁:“17年前父母逃亡,17年后子女又...

民国《大公报》曾发表通讯,为东北流亡学生呼吁:“17年前父母逃亡,17年后子女又流浪,东北两代人交的是厄运。因军事关系,东北师生心理上大感不安,学生成群结队人关,想找到一个安定的读书环境。”通讯中的“军事关系”最有可能是指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日军侵占东北三省

C.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 D.国共进行辽沈战役

 

D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17年前父母逃亡,17年后子女又流浪,东北两代人交的是厄运。因军事关系……”可知,17年前逃亡是因为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7年后,即1948年,国共进行辽沈战役,学生流亡,这均是国民党的反动政策造成的,故D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是1926年到1928年,故A不符合题意;日军侵占东北三省是1931年,故B不符合题意;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是1946年,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史实应该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新时代的曙光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中国20世纪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中国的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1和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阅读图1和图2的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是非颠倒、民族蒙耻之际,中华民族淤积已久的爱国激情猛烈地迸发出来。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据统计,运动波及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处于抗争中心的山东、长期遭受日本侵略的东北和上海郊区等地的农民也参加了斗争。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摘自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材料二 

材料三 

——改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及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共工人,农民党员比例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导致“旧中国完全死亡”的事件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唐都长安是当时中外交流的一个重要舞台,侨居着大量外国客商、使节、学者、僧侣和留学生。佛教盛行,景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等地为来华经商的外国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并举一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深圳崛起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对外开放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