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来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来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材料二下表

(2)据材料二,填写空白处的内容。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上述等努力,开辟了一条怎样革命道路?

材料三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论持久战》

(3)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四 “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的结合起来……”

——毛泽东与周世钊的谈话

全党同志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努力实现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比较两次会议在思想路线上的共同之处。写出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采取的两项措施,来证明这一思想的正确性。

材料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5)据材料五,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什么?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1)中共一大的召开。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2)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井冈山道路。 (3)抗日战争。 (4)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措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城市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等。 (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 【解析】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故“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1921年中共成立。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学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2)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井冈山道路。 (3)材料“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可见材料中毛泽东号召民众投身抗日战争中来,故相关的战争是抗日战争。 (4)材料“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的结合起来”“坚持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可见共同点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采取的两项措施,可以列举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企改革和对外开放等。 (5)结合所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1945年春,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据图2,概括“商君”为发展本国经济而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摘编自《资治通鉴》

(2)材料二记载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措施才达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稔”?

材料三 宋朝历史情况简表

朝代或作品

历史情况或内容

陆游《杂赋》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

宋朝初期

北方人口100多万户,南方人口230多万户。

宋朝时期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3)上述材料能够反映宋朝经济怎样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材料四   

(4)上表中,从1661--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据材料四,概括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5)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通过了《产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等70多个法案。这些法案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

A. 社会矛盾得到缓和,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B. 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C. 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美国进入“黄金时代”

D. 开创了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生活的范例

 

查看答案

下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一组数据。由此可见

 

 

国民收入(%)

农业产值(%)

生铁产量(%)

规定指标数

应增102

应增50

1700

实际完成数

增加30

下降14

616

 

 

A.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

C.工业产品质量好、种类多

D.实际完成数额与预期相差甚远

 

查看答案

习近平主席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19世纪60年代,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推动英国工农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开辟新航路,掠夺殖民地

C.君主立宪制确定 D.大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