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材料三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1)分析指出材料一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党从“失败”到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什么?这个“转折点”具有怎样的标志性意义?

(2)材料二中“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说出什么是长征精神?

 

 

(1)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会宁会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 【解析】 (1)据材料“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可知,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了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车三大主力会,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根据材料三“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精神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一场空前的社会思想解救运动,它与新文化运动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它把救亡与启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五四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去追求进步和光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文中“本志”是指什么杂志?文中的“德先生”及“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作为青年学生应继承发扬哪些“五四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阅读材料,将李鸿章的实业清单上的内容归纳为哪两个方面?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李鸿章实业活动的积极作用有那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材料二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城,然后有少数人觉悟。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材料三  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你怎么理解“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2)材料二中的“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城”具体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割台湾,偿二百兆”的出现和哪次战争密切相关?此次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开始觉醒,经济上的觉醒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查看答案

毛泽东1946年夏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时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材料中毛泽东认为

A.战争胜利的关键取决于人心向背

B.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新式武器

C.美国的支持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战术决定战争的胜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