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这一时期所设工厂分别是:1910年98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这一时期所设工厂分别是:1910年986家,1911年787家,1912年1502家,1913年1378家,914年1123家。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亥革命前不过50万——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他们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四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2)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概括这一历史事件与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在联系

(3)综上所述,以示意图的形式展示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

 

(1)影响:①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②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③促进了知识分子反思。④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2)事件:五四运动。联系:辛亥革命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阶级和思想基础。 (3)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万——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可以概括出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可以概括出,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促进了知识分子反思,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2)根据材料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五四运动》(绘画)”结合所学知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使五四运动的口号,可知是五四运动;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阶级和思想基础。 (3)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以后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辛亥革命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工人阶级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阶级和思想基础。故事件之间的内战联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北大学生罗家伦起草)

材料二  实际上,五四运动之所以首先是一次学生运动,或者说青年的运动,就是因为所有的社会因素最后都作用于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成为新文化作用于社会力量的枢纽所在,有了这个枢纽,新文化的影响才迅速达到商界、工团,并渐因及于农村社会

——邓秉元《新文化运动百年祭》

材料三  “陈独秀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五四时期,这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国的一群人,如李大钊是起很大作用的。”

(注)此处五四述动的概念取广义,大致指“新文化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及该运动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新文化运动是如何“作用于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并指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从五四运动广义概念的角度说出毛泽东认为“陈独秀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前景。其中“光明的前景”指的是( )

A.建立资产阶民主共和国 B.效法英国,实行君主立宪

C.推翻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查看答案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他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毫不停息的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这一“宝鉴”促使中国发生的变化是

A.从民主革命的民族革命

B.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C.从向西方盲目学习到立足国情

D.从学习政治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

 

查看答案

一百年前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掲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在他们身上我们最能感受到的是

A.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

C.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D.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