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15年6月15日签署的《大宪章》规定了国王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15年6月15日签署的《大宪章》规定了国王只是贵族“同等中的第一个”,国王的权力受到《大宪章》的限制。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使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壮大。17世纪时,面对詹姆士一世对议会的侵犯,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奋起反抗,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材料二  17世纪末开始,英国的经济加速发展,英国的棉纺织品等销售到欧洲大陆、美洲等地,占领了广大的海外市场。英国人的贸易、移民也给世界其他地区带去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美国、法国等也逐渐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制度。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对你有何启示?请再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1)原因:①英国具有法治的传统;②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联系:材料一制度的确立为材料二英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材料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扩展。 (3)启示: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调整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举例:日本的明治维新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人注重技术的革新,珍妮机、万能蒸汽机和火车等都首先出现在英国。科技被广泛使用在各个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如英国的煤产量、棉花加工量都相当于世界的一半;英国工业产值占整个世界的51%,进出口贸易占25%,铁路超过1万公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材料二  1870年以后,英国就在经济发展上显露出疲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发明和创造的主要国家已不是英国。即使是英国发明的先进技术,也因工业界的保守思想而没有发生积极作用。到了1870年以后,英国如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等支柱产业的设备都已陈旧落后,英国没有及时对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也未及时调整经济结构,新兴产业如电力、化工、石油、汽车等在工业总值中占比很低。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显露出疲态”的表现。

(3)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密切相关,请再举一例进行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魏洛阳城太极殿始建于1700多年前,占地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沿中轴线对称布局。后世的皇宫和明清北京城建筑布局均脱胎于此。太极殿就是国家的政治中心点,居中、居前、居高,以体现国家至上的理念。这种理念一直影响到明清时期。

材料二  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主体建筑,为了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它集中展示了希腊的古代文明,是宗教、政治的中心地。神庙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庙顶已坍塌,雕像荡然无存,现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后世古罗马建筑深受其影响。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两个遗址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在建筑风格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2)请再举一例我国古代类似的代表性建筑。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郑州为起点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东段,不仅成为沟通中原地区与江南地区的重要漕运通道,也为沿岸人民提供了生活之便。大运河通济渠段绝大部分河道都已经深埋地下,只有两段河道尚存地面,索须河段便是其中之一。索须河段还保持了通济渠河床的基本走向和规模。考古发掘证实,当年通济渠郑州段河堤宽约20米,河床宽达200余米,设计之睿智巧妙、工程之浩大雄阔,令人骄傲与感叹。今日索须河段已成为城市景观河道,承担着泄洪排涝的水利功能,福荫一方百姓,依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材料二  因为罗马城设在山丘上,台伯河河床较低,取水反而不便,所以城市用水是由城外引来的。罗马全盛时期共有14条输水道,每天可以供应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清水。这些输水道有的规模相当宏大,最长的一条有60公里,其中有20公里架在连拱上,看上去就像一条地面上的长桥。水道在城内分散开来,成为支道送达各处居民区,其末端就是分散全城的上千个水池和喷泉,日夜不息地涌流着,不但现在仍为市民提供生活之便,更成为罗马街头一道活泼的景观。

(1)据上述材料,比较两大工程的相同点。

(2)请举出一例你所知道的我国古代水利工程。谈谈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出土于殷墟的甲骨历成为目前全人类最为古老的一份历书实物,这份甲骨历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但历法沿用的时间久了,误差越来越大,对农业生产的需要很不适应,汉武帝时进行修订,以立春正月为岁首,确立了农历的基本形式及计算方法,此后一直沿用。

材料二  在儒略历发明之前,罗马人使用的是阴历,但是由于闰月的添加是罗马神官们自行决定的,这样一来历法就会因人为原因而大大偏离太阳规律,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凯撒决定进行历法改革以永久的让历法和太阳运行规律结合起来,不再受宗教活动、战争等因素影响。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1)据上述材料,比较中外历法的相同之处。

(2)请你举出一例历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关道即商於古道,从长安经蓝田、商州至河南内乡、邓州之间的道路,是秦代著名的驰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交通运输,下令拆毁以往各国修筑的关塞、堡垒等障碍物,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与直道,通达全国的道路网,构成了比较发达的交通系统,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材料二  阿庇亚大道是第一条  从罗马通往坎帕尼亚和意大利南部的道路,同时也是最著名的罗马大道。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国势和人口达到高峰,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古代交通运输网,其中著名的有阿庇亚大道、波匹利亚大道、拉丁大道等。另有无数条支线通往帝国各行省,这些道路四通八达,故有“条条道路通罗马”之说。这些大道促进了帝国内部和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1)据上述材料,比较东西方交通道路的相同之处。

(2)请你举一例河南境内的古代交通遗址。并谈一谈你认为交通建设对政治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