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霞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圈地运动”深入发展源于工业化需求而非城...

阅读霞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圈地运动”深入发展源于工业化需求而非城市扩张需求,面对大量失地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英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在改善社会环境方面,先后颁布了《工厂法》、《矿井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在住房方面,英国政府1868年和1875年两次颁布《工人住宅法》,拆除贫民窟,建设廉租房。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十分重视农民的利益,一方面为进城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市民身份,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企业对劳动者的雇用保障,采用近乎“终身雇用制”的方式,确保农民进城后不会陷入困境。

——高云才《城市化不能大跃进》

(1)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相似之处。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

美国的新英格兰和大西洋沿岸中部各州的工业产品占全国工业产品的67%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新兴工业要求企业更接近原科、能源产地和市场。中西部矿产资源富饶,又有庞大的潜在市场,因此迅速发展为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农机、汽车、石油等重工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基地。

1939年

中西部的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跃居全国工业的首位。

美国工业摇篮一新英格兰的工业产值仅占8.6%,大西洋沿岸中部各州的工业产值占28%。大西洋沿岸中部各州制造业转向制作技术水平较高的精密产品,与中西部并列成为各具特色的两大制造业地带。

1870~1940年

美国城市由663个猛增到3464个,增长了4倍,城市人口由990万增长到7400万,增加了6.7倍,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的比重由占25.7%上升到56.5%。

 

——摘编自徐玮《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城市化的成就。

(3)通过以上问题,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1)相似之处: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政府重视农民市民化,保护农民利益。 (2)新兴工业催生了大量城市;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美国工业中心向西转移,工业生产格局发生变化;20世纪上半年美国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 (3)认识: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城市化应既注重外表又注重内涵,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政府应在城市化中发挥主导作用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整体的叙述可以得出: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根据材料一“面对大量失地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英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和“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十分重视农民的利益”可以概括出政府重视农民市民化,保护农民利益. (2)根据据材料“中西部矿产资源富饶,又有庞大的潜在市场,因此迅速发展为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农机、汽车、石油等重工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基地”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美国城市化的作用:新兴工业催生了大量城市;根据材料“1939年,中西部的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 ,跃居全国工业的首位”可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美国工业中心向西转移,工业生产格局发生变化;根据材料“美国城市由663个猛增到3464个,增长了4倍”可以得出美国城市化的作用:20世纪上半年美国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 (3)根据材料一英国和日本城市化、材料二美国城市化我认识到: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城市化应既注重外表又注重内涵,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政府应在城市化中发挥主导作用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三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用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这样做必须借助于强化中央政权对市场和贸易的统制,并在一段时间内以强制性的方式割断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行政部门对经济的控制越强,经济本身增长的能力便相应地越弱,从而导致增长的速度最终缓慢下来。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这是因为计划指令性的经济发展道路确实具备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工业化所不具备的优势。它无论在所有制形式上,还是在经济组织和刺激机制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效率。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法美“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开始的标志?其方式是?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①材料二中,“斯大林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列举斯大林在苏联前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实践这一方针采取的措施?这一方针对苏联的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②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式的经济发展道路的特点?

(3)邓小平曾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结合以上材料,纵观各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调整,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如图为二战时期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示意图。图中序号所示地区发生的事件,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世界规模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一历史时期德国的地图。下列各项历史事件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A.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B. 苏联建立

C.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 “欧共体”诞生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一幅没有名称的曲线图,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美国社会就业率的起伏情况

B.苏联(俄)工业产值增减情况

C.苏联(俄)农业产值增减情况

D.美国经济发展总量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复兴局对遵守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的雇主颁发蓝鹰标志,并号召消费者购买标示蓝鹰标志的产品。对此,有人在媒体上发表如图漫画,这表明作者

A.质疑罗斯福新政侵犯自由 B.拥护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C.指出集权思想的弊端 D.坚决反对法西斯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