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正谏》中有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却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寓言中所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用下列哪条食物链来表示( )
A.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黄雀
C.树→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
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的是( )
A.工蜂与蜂王 B.水稻与稗草 C.跳蚤与狗 D.狐狸与野兔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变异
A.①② B.③① C.③④ D.③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吃饭前要洗手”,是小时候妈妈和老师就开始为我们培养的卫生习惯,饭前真的需要洗手吗?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运用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请结合图中他们的讨论内容,分析回答问题。
(1)“饭前真的需要洗手吗?”请将这一问题转化成可以探究的具体问题表述出来_____。
(2)甲、乙、丙、丁4位同学所讨论的其实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具体操作环节,请用4位同学的代号,将他们针对的操作环节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_____。
(3)甲同学提出“应该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接种到培养基上”,在该实验中“接种”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
(4)乙同学提出“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要高温处理”,其目的是_____。
(5)丙同学提出“培养细菌和真菌需要培养基,要问老师怎样配制培养基”,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因此,需要从培养基中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有_____。
(6)丁同学的问题“最后能够看到的是什么呢?”指向了实验的结果,最终能够用肉眼看到的是细菌和真菌的_____。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人感染2019nCov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快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迪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时会死亡。
材料二: 2019-nCo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是病人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及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材料三: 2020年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表示: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把疫苗种子株培养成疫苗株,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 2019-ncov属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______与酵母菌相比2019-ncov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看,携带2019-ncov的人属于________。
(2)材料三中,李兰娟院士表示疫苗的研制指日可待。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______ ;疫苗注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的________产生______;给健康人接种疫苗预防新冠肺炎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对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要进行隔离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疫情面前,科学家们正夜以继日的开展科学实验,争取早日战胜病毒。居家学习的小赵同学,也不缺席这场抗疫斗争,他查阅了新冠病毒的结构,得知“新冠”就是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据此他联想到鸡蛋是蛋白质,遇到高温可以变性失去活性,于是他进行了的实验设计,他应该提出怎样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他将得出怎样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