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50分) 下面两个题目任选其一,写一篇作文(选第二个题目的,先把题目补充完...

作文(50分)

下面两个题目任选其一,写一篇作文(选第二个题目的,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1)感恩

(2)我好想_____________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作文中不能出现考生所在地地名、真实姓名及学校名称,否则将会被扣分。

 

略 【解析】作文评分细则 类别       A.内容    B.语言    C.篇章   评分细则 一类卷 (45—50分)   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      语言顺畅,没有语病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①具备ABC三项条件的,评一类下(45—46分)。②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的,评满分;具备其中两项条件的,评一类上(49~50分);具备其中一项条件的,评一类中(47—48分)。 二类卷 (38—44分)   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偶有语病   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      以41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ABC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或立意较新颖,或构思较新巧,或语言较生动形象的,可评二类上(43—44分);③具备8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 (30—37分)   基本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感受尚真实   语言尚通顺,语病不多    条理尚清楚,能分段。      以3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基本具备ABC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②其中B项较好的,酌情加分;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 (20—29分)   偏离题意,中心欠明确,内容不具体      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      条理不清楚   以24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凡属ABC三项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②另两项较好的,酣隋加分;③兼有ABC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五类卷 (0—19分)     文不对题,不知所云   语病严重,文理不通   结构混乱,不能完篇   以12—15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凡属ABC三项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②其他两项尚好的,酌情加分;③兼有ABC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希望是一只美丽的风车(16分)

古保祥

①有位哲人说过:生命原本是一个不断受伤又复原的过程。因此,每想起往事,我的心中总会充满莫名的感慨,许多回忆像微笑一样,带着一份阳光般的温暖和感伤,让人难以忘怀。

②18岁那年,我没能冲上那座梦想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的独木桥,望着桥上那些意气风发的同窗好友,我的心剧烈地疼痛着。

③有一个星期,我始终活在高考失利的阴影下,索性关了门,谢绝所有的人,包括我的父母亲,一个人躲在自己的小屋里暗自垂泪。那时候,我觉得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冲过了最后的防线,而比他们优秀的我却跌倒在战场上?一向自信的我,从来没有受过如此的打击,难道命运是如此捉弄人,注定我终究走不出这生我养我却囿人视线的村落?

④一天下午,父亲可能怕我闷坏了,要我去外面走走,我很不情愿地答应了。这么多天来,父亲从来没有责备过我,也没有像母亲那样苦口婆心地劝我。他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

⑤我们走在林边的小路上,父亲不说一句话,刹那间,我注意到父亲似乎苍老了许多。路边,一群小孩子拿着风车,这种纸做的迎风转动的玩意儿是我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由于没有风,我看见他们一个个哭丧着脸。父亲走到他们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玩风车?”“没有风,风车不会转。”一个小孩稚嫩的声音。“我告诉你们,如果想要风车转动起来,你们不能在这儿等风,风是不会说来就来的,你们必须跑动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转动得越快……”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同时回过头看了我一眼。那几个孩子举着风车跑了起来,而那风车,由于受了外力的影响,越来越快,并伴着孩子的欢声笑语渐行渐远

⑥我忽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用一个极其平常的道理告诉我:我不该这样沉沦下去。整日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下,只会裹足不前。我需要勇敢地跑起来,启动生命的风车,让它转动起来,这样,我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⑦原来,希望本身就是一只美丽的风车,而如果想让风车转动起来,必须依靠风。但风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它就像人生的机遇,稍纵即逝。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要让风车转动起来,惟一的办法就是跑起来,跑得越快,你就越能接近成功的彼岸。

⑧从那天起,我从迷惘中苏醒过来,重新拾起书本,走上了自学考试的道路。两年后,我拿到了自考的大专毕业证,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⑨现在,我在舒适整洁的办公室里,想起父亲的话仍会感慨万千: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会转得越快!       (选自《经典美文》2006年第2期,有改动)

1.、作者开篇引用哲人的话总领全文,结合全文看,“受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复原”指的是___________。(2分)

2.、文中反映“我”从“受伤”到“复原”这一过程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很不情愿→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读②③④段,想一想:父亲为什幺“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3分)

4.父亲良苦用心的开导下,“我“明白了什么?( 2分)

5.、文章多次出现“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会转得越快”,请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

6.、“生命原本是—个不断受伤又不断复原的过程”,选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 (4分)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方舆胜览》

[注释] [媪]ǎo,年老的妇女。

1.、翻译句子:(2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                                 

2.、读完此文谈谈你的感想。(2分)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阅读《论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论       诗

赵翼(清)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诗中“李杜”指的是          ,“风骚”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               

                                                。(2分)

(2)流传万古的李杜诗篇至今无人可及,为什么诗人却说“至今已觉不新鲜”?(2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一走进运动场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B、我们的老师很年轻,大概三十岁左右。

C、有专家指出,运动量过少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D、金秋时节的岳阳是个收获的季节。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B、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

C、他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听了老师的办法可能有效,立刻照办。

D、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无动于衷,稳如泰山,表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