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18分) 麻石老巷豆花香 张晓惠 ①九曲十八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18分)

麻石老巷豆花香

张晓惠

①九曲十八弯,步步青石板。这麻石老巷啊,倒真个是小桥流水秦砖汉瓦名不虚传。出得巷口,对面的墙边,偌大的遮阳伞下,一矮个中年汉子一豆腐花挑子还有一方窄长的木桌,静静地守候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

②来一碗吧。好咧!只见得他麻利爽落地揭开挑子的木盖,用滚烫的豆花汤烫了碗,老抽、香菜、红胡椒,麻油、味精、细密密的绿蒜茸,一勺子又一勺子,奶白的豆花滑进了碗中,也就是瞬间的功夫,三碗香气四溢、红绿相间的豆花展示在眼前的木质小条桌上。想起儿时,五分钱一碗的豆花美滋滋的童年享受。抬头,接住卖豆花的笑意微微,那汉子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像是看着自家的孩子。

③豆花好卖吗?汉子一脸的笑意:好卖,都卖了三四十年了!抬头细打量,矮矮的个头,款式陈旧的皮衣,红黑的面庞。汉子笑了:我今年七十啦!赶忙站起:老师傅贵姓?坐坐坐,敝姓王。一天有多大的利润?四五十元吧。

④这豆花啊,成本小,南来北往的人多,好卖。早晨,排着队等呢。你们看过电视上我的豆花挑子吗?放过的。你们是来看百年的红山茶还是寻千年的绿古槐?它们可比我岁数大多了。我的豆花摊子小,但来过多少名人呢。邓小平的大女儿邓林,来吃过我的豆花,她是回家乡的,她应该回来看看的,她在我们这插过队的嘛!还有那位82岁的台湾商人,有钱人哪,省里多少大官陪着,喏,也是坐在你的位置上,对,就在这方小桌上喝的豆花。

⑤你们说五分钱一碗?那是毛泽东年代的事儿了,一家子,就靠我卖豆花才养大了两个姑娘一个儿子。现在,儿女都有钱啊,大姑娘包了150亩水田,养的蟹啊,鱼啊,想吃就拿点来,每年腌鱼吃到菜花黄啊。儿子在工厂,小姑娘家有个门市呢。孩子们有钱我日子也好过啊。你们说七十岁了还不歇歇?还真是歇不下来呢。我这豆花好吃吧?我家不做豆腐,浆水只做豆花那才是真好吃。你们不懂吧?辛苦?不辛苦。从前是石磨,寒来暑往,夜里两点钟就要起来磨豆浆,现在是电磨嘛,快啊,早晨五点钟起来就行了。七点钟,太阳升起来了,我就在这儿了;晚上,星星升起来了,我才回家。哎,在这儿几十年了,这条老街路口拆了建,建了拆,不变的,就是一粮站一医院一饭店,还有啊,就是我和这豆花挑子了!这白墙黑瓦青石板都认识我,我也认识它们呢!

⑥老人笑微微地,说着笑着,笑着说着。老人真的不见老,个儿不高腰背挺直,头发黑乌乌的,满面红光,笑的时候眼角才有一点点溢满了知足的笑纹。

⑦一碗豆花余味无穷,再来一碗!好咧!瞬间,红绿相间、香气四溢的豆花,白生生幼滑滑地又绽放在青瓷大花碗,绽放在我们眼前

(选自《扬子晚报》)

1..本文在行文结构、情节安排上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请概括回答。(4分)

2..从第4段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这表现了汉子怎样的心理?(4分)

3..你怎样理解第5段划线句中的“辛苦”与“不辛苦”?(6分)

4..第2段和第7段的划线句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请就其内容和表达效果作具体分析。(4分)

 

1.文章主要由人物答问的形式(2分)连缀全篇、叙述故事、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形象和心灵世界。(2分) 2.汉子的豆花很有名气,上过电视,不少名人都喝过他的豆花;(2分) 表现了汉子的自豪,欣慰,幸福。(2分) 3.“辛苦”:数十年来,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磨豆浆、做豆花、卖豆花,寒来暑往,风里来雨里去,确实辛苦;(3分)“不辛苦”:看到那么多人喜爱自己的豆花,他有一种被认同被肯定的感觉,能为别人所需要,能以自己的“辛苦”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幸福,他很快乐、幸福,故而他感到“不辛苦”。(3分) 4.抓住豆花的“红”、“绿”、“白”、“香气四溢”、“白生生幼滑滑”的特征,从视觉、嗅觉、质感等方面,具体细腻、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了汉子的豆花的美感、香味,栩栩如生,令人垂涎。(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4分)

A却转过屋后山边来净手,只见一个汉子蹑手蹑脚从山后归来。A转过屋后听时,那妇人正要上山讨菜,开后门,见了,便问道:“大哥,那里闪了腿?”那汉子应道:“大嫂,我险些儿和你不厮见了,你道我晦鸟气么?指望出去等个单身的过,整整等了半个月,不曾发市,甫能今日抹着一个,你道是谁?原来正是那真黑旋风。却恨撞着那驴鸟,我如何敌得他过?倒吃他一朴刀,搠翻在地,定要杀我,吃我假意叫道:‘你杀我一个,却害了我两个。’他便问我缘故,我便告道:‘家中有个九十岁的老娘,无人养赡,定是饿死。’那驴鸟真个信我,饶了我性命,又与我一个银子做本钱,教我改了业养娘。我恐怕他省悟了,赶将来,且离了那林子里僻静处睡了一回,从后山走回家来。”

 

阅读上面的文段,根据提示填空。(4分)

这段文字选自《          》,文中A处的人物是                 ,“那汉子”是               ,这后者到今天成了                                  的代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12分)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父平)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①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②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馀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③,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注释:①圯:土桥。②欧:通“殴”。③假王:临时的王。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亡:逃亡

   B.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所:地方

   C.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履:为……穿鞋

   D.良曰:“沛公殆天授。”                  殆:一定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3分)

(2)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3分)

3..张良凭什么能够得到《太公兵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4分)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 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眉头鬓上: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贱:质量低劣;妨:遮蔽;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盏:酒杯。

1..本词作者于“被贬黄州期间,中秋夜对月独酌”而作,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但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2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2分)

 

查看答案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60分)

(1)以“我喜欢的一句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站在岳飞的塑像前,是否能仰望到那一脸的浩然正气呢?你站在大漠草原,是否能仰望到康熙亲征时的英武善战呢?仰望是一种崇拜,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抬起头,仔细仰望,你看到的,正是你所需要的,你所渴望的。它将是你奋起的力量,成功的基石……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然后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哈欠声声 益处多多

当你疲惫不堪或者睡意向你袭来时,你会不由自主地作出以下动作: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张得很大,身体往后仰,深深吸一口气。并发出持续哈气的声音……不用猜,这是谁都有过的体验--打哈欠。科学家曾用超声成像技术探测胎儿的神秘世界,发现怀孕12周的胎儿就会打哈欠了。

  生物学家研究打哈欠,发现哈欠源于大脑中的“哈欠中枢”。当一个人受到劳累、睡意与睡醒等因素的刺激时,体内导致打哈欠的相关分子就会大量分泌,进而引起“哈欠中枢”兴奋,随即向人体肌肉发出“指令”,有关的肌肉严格遵照“指令”运动,于是,一个哈欠诞生了。

  如果你感觉某种场合或时刻不宜打哈欠,可以通过有意识地紧咬牙关来抑制。不过,打哈欠的过程运行得不顺畅,会让你觉得很不舒服。一个哈欠的持续时间虽然很短暂,不过六秒钟左右,其生理上的作用却是很显著的。在这期间,打哈欠使人“闭目塞听”,全身神经、肌肉完全松弛,你便能在生理与心理上都得到一次很好的休息。其效果胜过镇静剂。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温和的人更容易打哈欠。研究人员对一些志愿者进行测试,发现那些容易打哈欠的人大多善良、敏感,容易动感情,很容易博得别人好感。

  至于一打哈欠就泪水汪汪,科学家认为这与大笑、打喷嚏时流泪的原理完全一样。人眼睛里的泪腺分泌眼泪,眼泪通过鼻泪管排出,故而平时人是不会流泪的。但在打哈欠时,口腔及鼻腔的压力增大,阻挡了鼻泪管排泄泪水,泪水流不下去,便积在眼睛里,人就变得眼泪汪汪的。

  一群人在一起,其中有一个人打哈欠,周围的人也会跟着打起哈欠来。难道打哈欠有传染性?确实如此,一些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的手段,对大脑影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打哈欠时的脑部活动区,与表示同情心的脑活动区域一致。换句话说,打哈欠的“传染”现象,可能代表了一种无意识的“心志模仿”。

  哈欠的“传染性”,可以帮助失眠者度过睡眠关。有科学家设计制作了一种特殊的半身人头塑像,特殊之处在于这个头像一直在甜甜地打着哈欠。失眠者只要看着这个头像,不一会儿就会打起哈欠,进入梦乡。

  打哈欠看上去虽不雅,却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每打一次哈欠,必有深沉悠长的吸气,有利于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到达血液。另外,打哈欠时咽部肌群及面部几十块肌肉随之收缩,可驱动携氧的血液流向大脑。提高大脑活力,对脑力劳动者尤为有益。

  不过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一且经常不由自主地频繁打哈欠,就应及时向医生求助,万万不可大意,因为这可能是脑梗塞即将降临的信号。临床医生观察到大约有70%~80%的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的现象。哈欠越频繁。意味着大脑缺氧越严重。

1.、请用作诠释的方法说说哈欠是怎样产生的。(3分)

2.、打哈欠对人体有什么益处?(3分)

3.、“临床医生观察到大约有70%~80%的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的现象。”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4.、“因为这可能是脑梗塞即将降临的信号”一句中加着重号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