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2分)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 )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这是要求背诵的语段,请将语段括号中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2.语段层次清晰,下面对于第二段的写作顺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由植物到动物 |
B.由整体到局部 |
C.由总写到分写 |
D.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
3.这段文字语言优美,美就美在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下面对这段文字所使用的表现手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
B.描写时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见动,静动交错变化运用,整个画面给人生机勃勃、如临其境的感觉。 |
C.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来描写动植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把百草园写得有声有色。 |
D.抓住事物的特点,准确使用大量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连词等,使语言丰富多彩。 |
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来记叙的。 |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先生有戒尺、有罚跪的规则但不用,描写出了先生严格而不厉害的形象,表现先生对他的学生管理中的开明思想。 |
C.《心声》中的“心声”含义是多样的,不仅指李京京执著地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小说的“心声”,还包括主人公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的“心声”;主人公表达对亲人、朋友思念的“心声”;呼吁教育工作者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的“心声”。 |
D.《我的老师》一文,共写了刘老师五件事,这五件事没有主次详略之分,表现了刘老师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 |
下面句子语序已经打乱,请选择正确的排序( )(4分)
①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
②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
③他的课讲得极好。
④后来,我考入了历史学系,和刘老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⑤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
A.③⑤②①④ |
B.③②⑤④① |
C.⑤④①②③ |
D.⑤③④①② |
下面对划线的词语品析有误的是( )(4分)
A.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因为时间太长,记不清楚了;确凿:说明对野草记忆深刻。) |
B.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伏: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蜂采花时的情状。) |
C.春天又到了。( “又”字可以删除,在文章中没有特别的意义。) |
D.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飘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刘老师抓住线绳后的快乐得意和满足之情。) |
下面对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指鉴定欣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
B.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凡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指精神不集中)。 |
C.京京红着脸,固执地嘟囔(指说话吐词不清,听不清楚)着:“不对,不对。” |
D.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指不能痛快的出声哭),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 |
默写填空(4分)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 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