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5分)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15)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好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

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1.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2.请根据选文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3)

选文第①段先针对                            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

                                            为例,论证了——的观点。

3.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

4.5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2分)

5.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4分)

 

1.学习语文不能速成,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也可) 2.选文第①段先针对有些人学习语文急于求成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学游泳为例,论证了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的观点 3.强调学好语文没有秘决,只能下功夫。 4.对比论证“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举例论证“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 5.示例一:课外阅读;我从小就养成了课外阅渎的好习惯。这一习惯,使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 【解析】 试题分析: 1.论点是作者对某一问题所持的意见、见解、观点、主张和看法,它一般是肯定性的陈述句。 2.选文第①段先针对有些人学习语文急于求成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学游泳为例,论证了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的观点 3.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反复说实际是强调,学习语文没有秘诀,只能下功夫。 4.对比论证“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举例论证“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 5.此题无固定答案,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例一:课外阅读;我从小就养成了课外阅渎的好习惯。这一习惯,使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 考点: 议论文阅读 论点 论证思路 论证方法 文意的把握 迁移运用 点评: 寻找论点的方法:①看题目(确定题目是论点型还是论题型的)②看开头(一般的文章都会在首段开篇提出论点)③看结尾(如果论点不在开头,那么就会在结尾处重申论点,得出结论)④看中间(有的论点会在中间位置出现)⑤自己总结。这类题目,无固定答案,答题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论证思路的答题规律:首先如何提出论点,然后通过什么方法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者重申论点。 熟练掌握论证方法,并能做出准确判断,能结合句子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对于文意的把握类型的题目,要求学生读懂内容,联系上下文意,给出正确答案。开放性试题,无固定答案,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词赏析(10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这首词的风格属于        派,其作者李清照的号是          ,和她籍贯

相同风格却不同的另一位大词人是           3分)
2.读上阕,说说词人忧愁的原因是什么,词人又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呢?  3分)
3.读下阕,试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表现感情变化过程的?  4分)

 

查看答案

作文(40)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完成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失败),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将军宜枉驾顾之

B.时先主屯新野        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嘱余作文以记之

D.咨臣以当世之事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2.下列句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扶苏以数谏故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

   C.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D.君谓计将安出(徐庶)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2)

“卑鄙”:古义:               ;今义               

“感激”:古义:               ;今义                 
5.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2)

甲文:                                                           

 

乙文:                                                           

                                 
6.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是               (2)
7.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
8.请写出诸葛亮任意两例事迹:                                。(2)

 

查看答案

联系上下文,分析第(4)段中母亲说话“吞吞吐吐”,并指责父亲“胡说八道”的原因是什么?(2分)
1.第(7)段写母亲眼见穷水手于勒浑身哆嗦,但她为什么还要让父亲去跟船长打听证实一下?(2分)
2.联系全文分析第(11)段“母亲突然暴怒”的原因是什么。(2)  并指出(2)(4)(6)(7)(11)段是对母亲哪方面的刻画描写(2),从中你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特征。(2分)
3.第(15)段中加点的“亲”字可否去掉?为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张养浩《山坡羊 骊山怀古》

2)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

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运用“                 

               。”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

3)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4)《沁园春 雪》中表达作者想象的句子是:                            

5                   ,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6)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

到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