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共7分) 勇于“不敢” 乔兆军 ①勇敢是一个褒义词...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共7分)

勇于“不敢”

乔兆军

①勇敢是一个褒义词,是一种值得肯定、赞扬的精神。然而,有时候“不敢”也不失为一种勇敢,而且是一种富有智慧的勇敢。

②十九世纪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是一位有名的决斗家。有一次,俾斯麦与科学家维磋因言语不和,向他提出决斗。收到邀请的维磋既吃惊又为难,身为科学家的他,并不擅长决斗。

③决斗那天,俾斯麦大方地让维磋优先选择决斗武器。令人惊讶的是,维磋拿出两条事先准备好的腊肠,并解释道:“因为我是个科学家,所以选择腊肠作为决斗武器。这腊肠一条十分可口,一条却灌满了致命的细菌。”他接着对俾斯麦说:“来吧,你选择你的‘武器’,我们一起吃吧!”

④俾斯麦望着这两条腊肠,愕然半晌,生气地转身离去,有生以来第一次红着脸退出了决斗场。

⑤作为军人,俾斯麦不打无准备之仗,或许他不屑于以腊肠对决,但无论如何,维磋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化险为夷。维磋如果逞一时之勇,上决斗场彼此开枪射击,无异于蒙着脸面对死亡,倒不如以腊肠对决,或许还有险胜的机会。

⑥《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一个人无所顾忌,则充满凶险,有所顾忌,则稳妥灵活。事实上,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是既勇敢同时又勇于“不敢”的。

⑦《论语》中,子路问孔子:“谁比较适合带兵打仗?”孔子答:“我。”子路反问道:“我不是很勇敢吗?”孔子说:“可我不仅勇敢,而且还勇于不敢呀!”孔子的“勇于不敢”,不失为金玉良言。

⑧《明史·杂俎》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向大臣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最快活?众人各抒己见,都不能令朱元璋满意,这时,一名叫万钢的官员奏道:畏法度的人最快活。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悦,连声叫好。

⑨“不敢”,它的深层含义就是人心中要有所敬畏,敬畏天理,敬畏法度,不可越线,要自警自省,守住做人本色。和“不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人的“敢”,不该办的事敢办,不该拿的钱敢拿,台上讲廉政台下搞腐败,置党纪国法于不顾,结果落得身败名裂。

⑩勇于“不敢”,与怯弱是不同的,它不是畏首畏尾,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深谋远虑,审时度势。它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

(原载《北京日报》2014.3.27.)

1.本文的中心观点是什么?(选择、整合成一句话来回答。)(1分)

2.请你简明扼要地指出第⑦自然段的论证方法及作用。(2分)

3.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答题之前,先在试题上将文章分层,并根据各层大意,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来回答,并把“论证思路”的答案写到答题纸上)(4分)

 

1.“不敢”是一种富有智慈的勇敢。或不敢是一种深谋远虑、审时度势的智从。是为人处世的大准则.是人生的大境界。 2.(2分)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例证法)。作用:举《论语》中子路和孔子对话为例,巧妙地论证了能担大任者,既要勇敢又要勇于“不敢”,从而论证了不敢也是一种富有智慧的勇敢。(方法1分.作用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意忍对即可.) 3.本文的论证思路并不单一,可以有多重解析。对于考生来说,只要能说出关键处即可得分.比如:首先从勇敢引出勇于不敢进而提出中心论点,接着概述决斗家与科学家之间的一场决斗的事实并略加议论从而证明中心论点,让读者明白“腊肠对决”也是一种勇敢,且是运用智惫的化险为夷;紧接着运用道德经的名言,加以解释,得出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是既勇敢又勇于不敢的观点,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为什么勇于不敢是一种富有智从的勇敢,并以《论语》的师徒对话为例,然后,再引《明史》记载,直接阐述“不敢”的深层含义。最后用“不是……而是……”的句式,紧扣问题和观点,得出结论。 【解析】 1. 试题分析:学生明确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一般在第一段中或者题目即是论点,结合语境分析即可,“不敢”是一种富有智慈的勇敢。或不敢是一种深谋远虑、审时度势的智从。是为人处世的大准则.是人生的大境界。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常用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1、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3、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4、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5、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一般是引出论点,然后具体分析论点,最后强调论调的正确性。本文首先从勇敢引出勇于不敢进而提出中心论点,接着概述决斗家与科学家之间的一场决斗的事实并略加议论从而证明中心论点,最后用“不是……而是……”的句式,紧扣问题和观点,得出结论。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共9分)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竞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我”家的生活明明非常拮据,可是为什么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2分)

2.小说总要通过人物的表情、语言来塑造人物、突出主题的。请仔细阅读和揣摩下面的文字,并结合全文,回答如下三问。(3分)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请说一说,母亲为什么吓一跳?“这个人”明明是于勒,为什么母亲不说,还说是“流  氓”?父亲指着女婿使个眼色,母亲为什么没再往下说?

3.【材料一】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材料二】

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

这两篇小说都从“我”的角度来观察世态人情,请分析两个孩子的形象,并说说以孩子为视角讲故事对主题的表现有怎样的作用?(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共4分)

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①中有土,因种焉,以余浆灌之。后人见桑中复生李,以为异事,转相告之。有病目者息于下,曰:“李君②若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③。”目痛乃小疾,行④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于是远近传闻。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归,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斫⑤之。

【注释】①空桑:桑树根部有孔洞。②君:对李树的敬称。③豚:小猪。④行:不久。⑤斫:砍。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种焉,以余浆灌之。

②李君若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查看答案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后面小题(共9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

A. 富阳至桐庐     B. 负势竞

非亭午夜分        下天光

C. 猿则百叫无     D. 好鸟

哀转久       王侯将宁有种乎

2.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众不同?(2分) (     )

A.互相       B.赋其二

C.上使将兵    D.而乡邻之生

3.作者描写富春江水势曰:“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郦道元在《三峡》中描写水势道:“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两者都提到了“奔”,请概括“奔”在表意上的“同”和表现方法上的“异”。(3分)

4.苏轼游赤壁时写道:“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无独有偶,吴均游富春江时亦云“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们从这句话中,可以探知富春江具有怎样的特点?吴均当时有怎样的心境?(2分)

 

查看答案

下面两首古诗词中都描写了“子规啼”,请问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闻王昌龄左迁①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③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①左迁:降职。②五溪:今湖南西部。③蕲水:今湖北浠水。

 

查看答案

漫画家关心社会百态,往往寥寥几笔就讽刺了社会上的怪现象或恶劣行为。请欣赏右侧漫画,描述一下漫画(这人是谁?头上戴的是什么?)并说说讽刺了什么现象。(2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