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4题。(12分) 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

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4题。(12分)

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大教堂里跪着祈祷。除了一条链条扰人的擦碰声,大厅里一片寂静。一个教堂司事,刚注满一盏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漫不经心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嘀嗒声惊扰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

突然,他跳起身来,这一举动使其他礼拜者大为惊讶。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嘀嗒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他的感觉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他就是发现了奇迹。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他一到家,就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坠上一块重量相同的铅块,将两条绳索分别系在不同的厅柱上,准备做他的实验。他请他的教父穆契柯•铁达迪帮助他进行这个实验:“你数这条绳索的摆动次数,我数那一条。”

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伽利略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拉到距垂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的位置,然后同时放开手。两个人分别数了两条绳索的来回次数,然后加以比较。总数是一样的,各为100次。两条绳索的起点虽大不相同,但在同样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

就这样,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伽利略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

1.“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并不是由“仿佛”来判断)(3分)

 

2.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4分)

(1)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嘀嗒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

 

(2)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七段文字的内容。(2分)

 

4.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能说说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吗?(3分)

 

 

1.比喻。“闪光”这个比喻生动地描写了“灵感”产生时的情景。 2.(1)不能删去。“似乎”表示猜测,这在还未得到科学实验验证之前,只能用“似乎”表示猜测的语气。(2)不能删去。“又”说明伽利略像这样的异乎常人的猜想、假设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个。 3.写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过。(或 描写了伽利略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的经过) 4.从上文可看出伽利略是一个善于观察、发现和思考问题,并用实验来检验发现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查修辞方法的作用,“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灵感产生时的情景,把灵感产生描写的形象、生动。 2.考查的是重点词语的含义,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了解词语本义,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3. 4.考查的是对全文的把握能力,只有对全文内容整体把握细细分辨才能提炼出题目要求的正确信息。 考点:修辞方法的作用 重点词语的赏析 文章内容分析 全文的把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1-4题。 (14分)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②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③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④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⑤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文中画线句写出了春雨什么样的情状?三个比喻句分别写出了春雨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中“静默”一词用得精妙,请你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引用俗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④⑤段的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春天什么特点?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5题。(19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①,多所像类②。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③,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④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选自《水经注 江水》

注:①形容:形状、样子;    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悉以临惧相戒: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④践跻:登临

1.下列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6分)(    )(   

A.非亭午夜分

其剑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B.隐天

千万地(《以虫治虫》)

C.王命急宣

绝壁十许丈

D.春冬.

曾无称有山水美也

E.不疾也

徐喷烟(《幼时记趣》)

2.句子翻译: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3分)

 

3.【甲】文中,能体现【乙】文袁山松所说的“悉以临惧相戒”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      ;而【乙】文袁山松所说的“既至欣然”又与【甲】文中郦道元所言的“                  ”中所直接表露的情感是相一致的。(4分)

4.有人说,【甲】文写景“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请你结合文段【甲】中的画线句,具体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3分)

 

 

5.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不管是写夏水还是写春冬之水,都语言凝练、意蕴丰富。请以【甲】文的夏水为例,品味写法的妙处。(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他在一条条巷子里左躲右闪,避开小学生们回校的路,然后心情烦躁地跑起来。他来回两三次跨过一条小“支流”,这是孩子们中间流行的一种迷信,这样,河水能叫追赶的人找不到踪迹。半个小时后,他在卡迪夫山顶陶格拉斯宅子后面消失了。学校远在他身后的谷地里,已经几乎看不大清了……  (6分)

本段选自名著                   ,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            ,语段中的“他”在逃离学校的过程中萌生了                                               的念头。(3分)

结合整部名著来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双方领导人就国际和地区形势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广泛地交换了意见。②关于台湾问题,我方指出,我们将以最大的努力保护台海和平与稳定。③谁敢制造“台独”事变我们必将采取断然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④本次会谈,取得了积极成果。

     句,修改意见:

     句,修改意见:       

 

查看答案

填空。(14分)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微微露出点粉色。

⑥子曰:                ,不亦君子乎?

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

⑧子曰:“                 ,可以为师矣。”

⑨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⑩子曰:“______________,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