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第1—4题。(15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第14题。(15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陈太丘与友期行(         

(4)相委而去(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待君久不至,已去。

3.【乙】文的主题可以用一个词语(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3分)

4.文中把“雪”比作“盐”和“柳絮”,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请说明理由。

4分)

 

 

 

1.(1)不久,一会儿(2)相比(3)约定(4)丢下、舍弃 2.(1)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2)(家父)等你很久了你还没到,已经离开了。 3.诚信 4.示例:柳絮。以动衬静。盐只写了颜色。柳絮写出了飞雪的动态,神似。 【解析】 试题分析: 1.回答此题,必须注意一些有特殊用法的词,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还要注意文言词跟现代汉语的融合,像第三小题,“期”在今义中也有“约定”的意思。 2.翻译文言语句,尽量直译,把每个重点词都要译出,如第一句中的“未若”“因”;第二句中的“君”“去”都要准确翻译。 3.回答此题,应准确理解全文的意思,结合所给提示,括号里的不能忽视。联系课内所学,明确文意,分类归纳。 4. 考点:文言实词的理解 翻译文言语句 文意把握 句子赏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6分)

时光荏苒,六年的小学生活匆匆而过。昨日的相聚已成历史。回首逝去的日子,数不清校园里留下了多少欢乐与惆怅,而那过去了的也已成为亲切的回忆。如今已成为初中生的你,请参与以下活动,并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

1.【真情倾诉】

六年时光你我相伴,有师恩,有友情,有不舍,有激情,请听我说。

(1)对曾经教育了你多年的小学老师说:

(2)对念念不忘小学生活、无法融入初中新集体的同桌说:           

2.【书写人生】

全新的初中生活开始了,这三年中你的笔下一定会流泻出许多优美的文字,那将是你的智慧所著就的你人生旅程中的第一本书。那就为自己的这本书先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吧!

(3)我的书名:《         

 

查看答案

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描写方法。(只填序号)(4分)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景物描写  E.心理描写

(1)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3)“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4)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3分)

继去年“你幸福吗”央视记者街头采访后,今年“十一”期间街头采访主题变成了“爱国让你想起什么”。面对“什么是爱国”“怎样爱国”这些问题,不同的人答案也有所不同。小学生答:“爱国就是扶老奶奶过街,让座位。”小朋友说:“环保。因为环保了地球才能干干净净的。”假如你也是受访者之一,面对这样的问题,你将做出怎样的回答?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5分,以回答最好的5道题计分)

(1)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2)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4)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6)          ,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7)三人行,         。(《论语·述而》)

 

查看答案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1.题目:点点滴滴都是爱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②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2.洛阳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城市,如:山、水、路、广场、学校很有特色;龙门、白马寺、关林、丽景门、校园一角等景观很有文化底蕴;电视转播塔、开阳湖喷泉等很时尚。

要求:

以你对洛阳的了解,自选一处景物,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说明文。② 突出特征,条理清楚,恰当使用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题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