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⑤“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⑥“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⑦“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⑧“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⑨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⑩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
2.从“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一句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3分 )
3.选段中父亲的语言不多,只有两处,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 3分)
A平静中含有坚强的语气 B激动而又忧伤的语气
C愤怒而又无奈的语气 D傲慢而又沉重的语气
4.法庭上父亲见到妻子和孩子时表情为什么不激动、不忧伤?(4分 )
文言文阅读( 13分 )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文言词语(4分)
辩斗: 日中:
探汤: 孰:
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惟弈秋之为听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B.为是其智弗若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C.问其故。\其一人专心致志.
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思援弓缴而射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孰为汝多智乎?
4.学习了本文,你从两小儿身上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2分)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吧!你能判断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吗?( )(3分)
A.《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才回到英国。
B.《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是世界小说三大巨匠之一。
C.《邯郸学步》是一个成语故事,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D.《囚歌》是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写的。“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是全诗灵魂所在,可看作是自由的斗士在思考自己最后的行程时向世人豪迈的告白.事实也正如诗人自己所预言的,叶挺将军逝世后,他的英名彪炳史册,永垂不朽。
选出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3分)
A.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B.种树是百年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
C.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D.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无时无刻都在思恋家乡。
B.为了防止考试作弊现象不再发生,我校期中试卷采用了AB卷制。
C.学校“六比六”活动开展以来,我校的校风有了可喜的变化。
D.通过这次学习讨论,使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提高了认识。
下列对课文理解与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这是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我们是情愿为人民服务的,目的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所以别人提出缺点也是为了我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不怕。
B.《桃花心木》一文中,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是变化无常的,可能会遇到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甚至是不幸。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风风雨雨的考验的人,才能成为坚强、有作为的人。
C. 《北京的春节》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写得详细;腊月二十三和正月十九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D. 《匆匆》是当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 “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