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刘戟锋 ①上世纪90年代初,当笔者的导师,著名理论家龚育之先...

 

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刘戟锋

①上世纪90年代初,当笔者的导师,著名理论家龚育之先生开始学习电脑打字时,他自嘲道,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有报纸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

③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

④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⑤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与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和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

⑥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
1.请根据提示,用概括的语言完成思路。(2分)

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         )→(         )。
2.第④段讲到,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都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请在文段③中找到具体的危害现象。(任写两点即可,2分)
3.找出文中的主要论证方法。(写出两个,2分)
4.结合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谈谈你预防数字化痴呆症的具体措施。(至少写两条,2分)

1.论述数字化痴呆症的危害;指出怎样克服数字化痴呆症。(2分,符合题意即可给满分。) 2.“创造力下降”“注意力分散”“亲情淡薄”(2分。) 3.引用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共2分,1点1分。答案写两点即可。) 4.答案略。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提示,可以得出本题是在考查论证思路,首先是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论述数字化痴呆症的危害(锁定在②③④)段,其次是:指出怎样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锁定在⑤段)。 【考点定位】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结合第④段,任举两个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紧扣具体措施写,答案合理即可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间草绿

王本道

①“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寒尚料峭着,周遭依然是凛冽透骨的寒气。拨开杂陈的衰草,眼前竟泛出一片新绿!一株又一株草芽,含着几分鹅黄,嫩嫩的,鲜鲜的,钻出了土层。春草懂得自己的使命,在刚刚融雪的泥泞坎坷中,漫生漫长起来,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意欢歌,天空也将因此又一次充满淡雅的馨香。纤纤芳草,每年初春必得穿越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这个世界,一点一滴聚敛着微弱的生命能量,绿遍天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千世界因此而充满生机,无数生命因此而有了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

②自然界中草的种类委实太多了,绝大多数人分不出它们的类别,叫不出它们的名字,甚至被称作是“野草”,时常被轻易除掉。但是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每一棵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并在这颗星球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而年复一年,看到岁岁还生的芳草,让我更多想到的,却并非它们的“实用”价值,而是它给人的某种精神支撑。四十多年前我在乡村插队,与青青芳草亲密接触,视野所及,一片茂盛。劳动休息时躺在草地上,混杂着泥土味道的青草气息沁人心脾,那味道我至今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只能说是一种专用的味道,让我身心感到踏实清爽。

③对于人间草木,大多数人会将目光投向花与树,关注一朵花的含苞与绽放,留意一棵树何时发芽抽青,很少有人去问津一株小草。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草儿从刚刚被融雪洗出嫩嫩的鹅黄,便开始了自己的生长周期。先是长出几枚纤细的叶片,继而在叶片中间钻出一棵嫩茎,很快嫩茎的枝头就长出几棵米粒大的蓓蕾,接着便会绽出细小的花瓣来。这些“草花”,颜色各异,大小不等,密密匝匝,依附着几片绿叶,虽不妖娆,却茁壮挺拔;虽孤寂淡然,却凭着一种自信,在山野田间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而一朵花,即便是有名的花,从含苞到绽放,姹紫嫣红,让人赏心悦目,可是花期一过,便旋即回归“草”的形象。而对这些“花草”,依然要栽在精美的花盆里,浇水,施肥,剪枝,精心养护,稍有懈怠就枯萎死去,永不复生。

④相对于一棵小草,树无疑就是伟岸、挺拔的。树的寿命很长,一棵树常可以活过上百年乃至几千年,似乎是草的成千上万倍。但草的寿命该怎样计算?岁岁枯荣的“枯”,应该是在严冬时休眠而已,每当春风一起,又是一片欣欣向荣。而时空年复一年无穷匮也,树与草的寿命孰长孰短呢?凡是有树的地方,周围总是有一片茵茵绿草陪伴装点着,在庄严的大树下,一棵棵小草不卑微,不羞愧,丝毫不自惭形秽,反倒坚忍从容,宁静安然,面对着树与草,我突发奇想,如果世间只有树而没有草,那么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一棵棵的树如同木桩似的插在黑土地里,突兀、孤独,树下空空如也,了无生气。

⑤转眼就是春天,“天涯何处无芳草”。随着气温日渐回升,春草将热情奔放、淋漓尽致地挥洒它绿色的畅想。世间的生命,本无高贵卑微之分,如果在自然界中做不了牡丹、玫瑰,纵使做一棵小草,也要坚强挺拔,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投身经天纬地的绿色之中。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7日期,有删改)
1.请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本文主旨的句子。(2分)
2.结合文意,说说第③段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2分)

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
3.本文赞美了草卑微而不自卑、弱小却从容坚定的精神品质,也写了花和树的特点,说说这运用了什么手法?并简要概括花和树的特点。(2分)
4.文章描写细腻,催人奋进。仔细阅读第②段加点的句子,结合全文,说说我们感受到哪些精神支撑?(准确写出两条即可,2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2015年端午节即将来临,班委会决定举行一次“趣味语文”活动。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个富有文采的主题。(2分)

(2)调动思维,趣味竞猜。(1分)

忠言逆耳原辞楚,事不由人屈问天。(打一古代诗人名字)

(3)名联补缺。(1分)

一门父子三词客,          

(4)走进对联。下面是一份《“对联”问卷调查表》,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所读到的信息。(2分)

年龄段

12-25岁(100人)

30-45岁(100人)

45岁以上(100人)

喜爱对联的人数比

18%

40%

65%

 

 

查看答案

《水浒传》中人物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①、②处。(2分)

人物

内容

感悟

宋江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①(                                   

(性格特点),人称“及时雨”。

宋江的这首诗后来被人告知蔡九知府,被认定为反诗。

 

 

查看答案

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8分)

(1)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出师表》中表现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                ”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的牵挂中。

 

查看答案

请结合甲文文意,分析“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