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有删改)
1.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分)
2.写出第段画线句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3分)
3.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的推断哪一项不正确?(2分)

A.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D.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或许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1.作者将人和蚊子在雨中漫步的“惬意”和“危险”作比较,提出蚊子“在雨中为什么能够毫发无损”的问题,激发读者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问题的具体说明。 2.列数据、打比方。列数据:运用“1/50至1/300”等数据,从数量上具体准确地说明雨滴击中“空中飞舞”的蚊子时施加给它的力量之小。打比方:把雨滴比作羽毛,形象地说明了蚊子受到的冲击力之小,便于读者展开想象,感知理解。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说明文的开头段摆现象或说故事,都是为了引出要说明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题简要说明文段的内容,从这两方面来概括其表达作用即可。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所示句子来判断,根据本段的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说明效果”即是要说明某一种说明方法是如何突出说明对象特征的,给读者如何的感受,对这种说明效果给予评价。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是筛选信息题。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文章内容,找到相关的信息点,尤其要注意修饰限定性词语的表达作用,一一比较,判断正误。B错,文中是说蚊子“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而不是“不管处在什么境地”。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题。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道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作者:元结

[注] ①②永、邵:地名,指永州和邵州。③诸使:指主持国家税政的人。④元结:唐朝诗人,曾任道州刺史。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几尽而去。  岂力能制敌与?
2.从本文看,作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的目的是什么?这与你学过的哪一篇文言文用意是相同的?(3分)

 

查看答案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两段文字,完成9~10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夫大,难测也

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B.败绩

当余之从也(《送东阳马生序》)

C.长勺 

又留蚊素帐中(《幼时记趣》)

D.惧有

人皆其精练(《梵天寺木塔》)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题目中的“      ”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1分)
2.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2分)
3.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查看答案

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3分)

松间鸣好鸟    鸟鸣山更幽    泉和万籁声    风定花犹落    窗外见南山

(1)上联: ;下联:         (2)上联:      ;下联: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5分)

(1)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

A.《阿长与<山海经>》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记得“我”的心愿,给“我”买了《山海经》。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的故事。徐锡麟被害后, “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C.《五猖会》中,“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父亲突然要“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后来背完书能去看五猖会了,但“我”已没先前那么高兴了。

D.《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姨妈让汤姆刷墙。汤姆一心想着玩,就变着法子让其他孩子替他来刷墙。孩子们为得到刷墙的机会,送给他苹果或其他各种小玩意。

(2)下面关于孙悟空的称呼及其得名原因,正确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请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斗战胜佛              A.石猴被招安后,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

齐天大圣              B.唐僧收石猴为徒时为他所取的混名

                  C.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品职

              D.石猴探水帘洞成功,众猴拜他为王时对他的称呼

千岁大王              E.石猴回到花果山后,接受独角鬼王建议所称

称 呼

示例:

得名原因

C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