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Ⅰ(9分) 时间也是“变色龙” ①我们处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看得见飞鸟...

现代文阅读(9分)

时间也是“变色龙”

①我们处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看得见飞鸟走兽,听得见琴瑟齐鸣,闻得见馥郁芳香,可是我们是如何感知时间的呢?心理学认为所谓的“时间感知”是指人对时间的知觉,它与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关,也与外界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有关。

为何会感觉时间越过越快

②人在年少时,往往会感觉日子过得很慢。孩子们急切地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有时还会盯着墙上的钟,数着时间过。然而,人上了年纪之后又总会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年纪越大,真的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吗?

③心理学家瓦拉赫和格林研究了一群年轻人和老年人使用比喻描述时间的情况。结果显示,年轻人倾向于用静态比喻来描述时间,比如“时间就像平和、静止的海洋”;而老年人则更倾向于用“时间是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这类动态比喻来形容时间。

④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给出的一种解释是,当我们年轻时,面带朝气,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经历之前从未体验过的新鲜事物——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接吻、第一次失恋、第一次成为父亲母亲……自然而然,我们会对这些新鲜事物投以更多的注意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新奇的体验渐渐变得黯淡无光,我们不会再投以那么多的注意力,于是便会感觉时间一晃而过,觉得时间的流逝变快了。这很可能就是为什么人老了以后会觉得时光流逝变快的原因。

                                                      

⑤我们都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演员以慢动作逃离爆炸现场,慢镜头的表现形式让画面显得更加惊险刺激。其实,在大银幕外,我们同样能体验到类似的“慢动作时间”。比如,在危及生命的紧要关头,人们往往会感觉时间的脚步慢了下来。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⑥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有蜘蛛恐惧症的人盯着他们十分惧怕的事物——蜘蛛看45秒,然后让他们估计时间过了多久,结果他们都高估了实耗的时间。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高空跳伞的新手身上,这些新手总会认为,从同样的高度跳下,自己比同伴所花的时间要漫长得多。

⑦这是因为身处险境时,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从而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让人在短短的时间内记住了比平时多得多的细节,所以,会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在以慢动作运动,觉得时间也放慢了脚步。

为何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

⑧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比如,当我们和朋友聚会时,会感觉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而那些无聊的事物则会拖曳着时间……1小时无聊的历史讲座似乎比它讲的整个历史时期还要冗长。

⑨经研究发现,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比如,在买东西等待付款时,人尤其会感到有资格获得更好的服务。所以,在碰到慢吞吞的收银员时,10分钟的等待就像1小时那样难熬。相反,如果是一个粉丝获得了与偶像见面的机会,那么他或她会觉得在候客室中的等待是一种运气,10分钟的等待时间并不会让人不耐烦。所以,我们往往会觉得美好的时光格外短暂,而枯燥无聊的时光却格外漫长。
1.根据文意,在文中横线上拟写一个小标题。(2分)
2.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2分)
3.文章从三个方面说明了人对时间的感知,从全文看,这三方面内容的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4.通读全文,题目“时间也是变色龙”指的是                 。(2分)

 

1.为何时间会在恐惧时放慢脚步 2.举例子 作比较 3.不能调换。因为这三者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排列的,同时也照应了“人对时间的知觉,它与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关,也与外界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有关”的这句话。 4.人们对时间的知觉会因为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以及外界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结合⑤⑥⑦段的内容分析,主题是在写人在遇到险情时感到时间过得慢。答案不唯一,语言精炼符合“人在遇到险情时感到时间过得慢”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晰。(3)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 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顺序的认识,本文运用的是有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故不能调换位置。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首先要明白“变色龙”的含义,随着环境的变化,颜色发生改变。故“时间也是变色龙”是人们对时间的知觉会因为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以及外界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11分)

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曰:“为奈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忠信;战陈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伪遇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

注: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卿。②厌:满足。③雍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④遇:对待。权:权宜,变通。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晋文公与楚战城濮           上使外

B.战陈之事,不厌           禽兽之变几何哉

C.虽愈,后无复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D.城濮之战,咎犯之        肉食者
2.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以诈伪遇人”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寡人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皆美于徐公

C.虽不能察,必                       D.引喻失义,塞忠谏之路也
3.翻译句子。(2分)

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
4.晋文公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位               的君主。(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假设下面作品中的人物路遇困窘者,最可能施以援手给予救助的是(     )(2分)

A.《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  B.《简·爱》中的海伦

C.《朝花夕拾》中的衍太太  D.《童年》中的米哈尔舅舅

天机星宿显灵神,翩翩羽扇若王孙。黄泥岗上成义士,蓼儿洼下表忠魂。经天纬地八卦阵,博古通今五行门。一生主意凭谁断,空留孤名满昆仑。

《水浒传》中的这首人物赞诗写的是(     )(2分)

A.吴用    B.安道全    C.宋江    D.卢俊义

 

查看答案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各题。(6分)

选段一: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位书屋》)

选段二: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目标好像是天上。(《芦花荡》)

选段三: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社戏》)

选段四: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失根的兰花》)

依照示例,填写①②处的内容。(2分)

选段

角度

赏析

选段一

用词

(加点词)

“轻捷”一词准确形象地写出了云雀轻盈敏捷的形态。

选段二

选段三

修辞

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连山的形态,表现了船行速度之快。

选段四

请从“春花”“夏雨”“秋叶”“冬雪”中任选一项进行描写。(要求:用词准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空.(4分)

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                  ”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的情感相近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默写。(12分)

结庐在人境,                。(《饮酒》)

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

                ,朝露待日晞。(《长歌行》)

                ,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村南村北响缲车。(《浣溪沙》)

湖上影子,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夫大国,难测也,                。(《曹秽论战》)

使举国之少年而国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                。(《少年中国说》)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                。(《朱子家训》)

对饮食,                                ,勿过则。(《弟子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