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6分) 请你参加以“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综合性学习(6分)

请你参加以“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书信,在古代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人们用它文流信息,传报平安,倾诉情感,畅谈人生… 在历史的发展中,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达到了完关的结合。

活动一:做调查 说现状】 下面的调查图表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分)

满分5 manfen5.com

【活动二:提倡议 共参与】 针对调查结果,班委会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彼此心境和生活的倡议。可你同桌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打电话、玩微信,你怎么劝说他呢?( 2 分)

活动三:写书信 表情意】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值得你感恩。请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给他写几句感恩的话。 ( 2 分)

 

活动一:绝大多数中学生从不写信,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学写应用文或寄贺卡时写过信。 活动二:现代通信技术固然时尚便捷,可是,你写的书信总是独一无二的,有形有色,可感可触,使我们的交流更有深度和诚意。同时,写信也可以提高我们的书写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活动三:略 【解析】 (1)试题分析:读图漫画题,从信息说明、寓意评说、设计开放三个角度来考查,学生根据题型设计合理即可。此题属于信息说明、寓意评说,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试题分析:语言交际一般要有称呼语,语气要委婉,用语要简明得体。答案设计合情合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试题分析:要求学生读题要细,明确要求,参透材料,创意要新,能展开美妙的想象,在表述上要明确,表达准确,得体并富有层次感。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题。(14分)

说勤俭

①针对“舌尖上的浪费”这一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引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诗句,告诫人们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②“勤俭”是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勤劳的人,明白自己得到的一切来之不易,就会珍惜所得;俭朴的人,能不断激励自己去奋斗、去创造。恩格斯曾说,享乐主义使人不做一点正事,心甘情愿地丢掉人的品行,只想吃的好,喝的好,把丑恶的物质享受,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毁掉了一切的精神内容。伟大导师的话,一语道出了“勤和俭”的辩证法,揭示了“懒和奢”的危害性。很难想象,一个平日里懒散惯了的人会懂得节俭;更难想象,一个平时一味追求享乐,骄奢淫逸的人会有进取心。勤俭是一个人对生活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具备这种态度,才能在生活中不断成长,不断进取。

③“勤俭”是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香港的“船王”包玉刚家财万贯,却依然以勤俭治家,每天仍坐公共汽车上下班。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这样一个亿万富翁,买一辆小汽车又算什么,何至于“抠门儿”到这个地步?其实他并不是吝惜那几个钱,而是在时时告诫自己切莫贪图享受,追求奢侈生活,这正是他事业成功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④“勤俭”对于个人如此重要,而对于一个国家、社会更加重要,它是国家富强、发展的根本保证。纵观中国历史,保全社稷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当权者很注意“克勤克俭”。无论哪个朝代的灭亡,尽管原因众多,情况复杂,但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就是当权者丢失了勤俭治国的法宝,荒废朝政,荒淫无度。历史的教训惨痛而深刻,我们应当引以为戒。

⑤“勤俭”是人类的美德,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倡导“温良恭俭让”。当今,习总书记针对社会不良风气,倡导勤俭,深得民心。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4分)
2.文中第②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请你为第 ②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4分)
3.简要分析第②-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
4.“勤俭”是人类的美德,可现在有些中学生却认为,勤俭是过去物质极缺年代的事情,现在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再也不需要勤俭了。对此,你怎么看?(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16分)

被遗忘的芍药

陈奕纯

①芍药首先是一味药,中国的一味中药;其次是一种草,可以治病的草;最后才是一种花,香不过莲花的清远,艳不过牡丹的华贵,但她的美却是大写意的,我觉得远远在莲花和牡丹之上,可是,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她呢?

②我记不清她是怎样的一种美。那个冬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从北方返程,友人相赠一植物,根茎一根多瓣,瓣瓣如霞,拥抱在一处好像一朵盛开的红莲花,然而一问,才知道是芍药的根茎,可入药;花呢,也可以晒干泡茶。这么漂亮的植物根茎,仿佛一块玲珑无比的美玉,埋在地下,岂不是可惜了这份上帝的礼物?显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友人告诉我,芍药最美丽的部分不是她的根茎,而是她的花朵,如果看见了她的花,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爱上她的大美!我半信半疑地把她埋在了小区花园的一个角落,期待着友人这番话不会骗我。

③我记不清她是怎样长出第一枝嫩芽的。那个早晨,我看见小角落的泥土堆里,冒出了一片红红的尖尖的小脑袋.远看如同竹笋形状,但没有薄薄的笋衣,秸秆也比较水嫩。不几天,那些小脑袋开始长高了,变长了,秸秆上生出了密匝匝的芽头,令人奇怪的是,那些小芽头们也是红色的,或褐红,或鲜红,或绯红,或水红,争先恐后,抢着朝上长。大约十来天的光景吧,红红的芽头们渐渐地向绿色过渡了,是那种墨绿色,然后是油绿、碧绿、嫩绿、蛋黄绿直到芽头越长越高,我才发觉这芍药花的枝枝叶叶,原来可以是绿的,根本不是红的,更不是什么红药水染红的。

④我记不清她是怎样打开第一朵花儿的了。每天下楼散步时,我的目光总爱往花园的方向瞟,希望能一眼看见她,除了一小丛碧绿之外,很难分辨出哪是叶,哪是草来。我只有默默走近,看看她的长势如何如何了,好像只有这样,自己才稍稍心安一点点,看看叶子的脉络走向,摸摸每一叶片的肥厚,然后凭借手感和植物的潮湿度,判断她下周的未来前景。一个午后,我匆匆经过小花园,随便那么一瞥,竟然看见了一个小红点似的花蕾。几天后,一团红,宛如雾,一瓣一瓣地打开,一缕一缕地吐着香气,水灵,透明,不浓不淡,似曾相识,让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欢。

⑤记不清那棵芍药究竟开了多少朵花儿。在广州这样的南方城市,整整一个夏天、大半个秋天她都在一次次怒放,一次次枯萎,再一次次坚定地怒放,彰显着她的美丽自然,我也没有辜负她的热情,无数次流连在那个小花园,且不厌其烦地向四邻们介绍她的名字、她的医药价值,解释她和牡丹是同一个祖先,知名度之所以太低,是因为她的美太内敛了,也太安静了,在这个张扬个性、广告漫天飞的时代,她太容易被我们遗忘掉了。

⑥我记不清我的芍药是怎样消失的了。印象里,是一个特别无所谓的黄昏,我发现她所有的枝叶都没有了,草地上一片狼藉,有新土慌乱翻过的痕迹。很显然,她被人薅掉枝叶,连根挖走,不知是丢进了垃圾桶,还是移植到了哪里……

⑦这些年,我有太多太多的记不清,这株芍药的细枝末节也在时间里渐渐远去,但每每走过小园儿,总有一种牵挂挥之不去。华丽之中的素朴?还是繁盛之间的孤寂?打开画本,她的枝叶在我眼前又一一散开,我画过芍药洗尽铅华的姿容,梦过她在风中一朵花蕾一朵花蕾地绽开……依旧对她的突然蒸发耿耿于怀。也许今生,我如果不去如此一点一滴、一笔一画地写她,如果仅仅是我笔下一种陌生植物的话,她真的是毫无灵魂、毫无气象可言了。想一想我们的一生里,有多少美丽擦肩而过,有多少鲜花守候到老,错过了只是错过了,悔过了只是悔过了,这是很多人事后发出的喟叹。

⑧这个世上遗忘是一种无意识的小动作,而弯腰捡拾起那些“遗忘”,往往也是人生中有价值的细节,也可能是最伟大的转弯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以“被遗忘的芍药”为题有什么含义?(2分)                                   
2.本文第①段说“但她的美却是大写意的”,这种“大写意”的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3.文中反复出现“记不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4.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①那些小芽头们也是红色的,或褐红,或鲜红,或绯红,或水红,争先恐后,抢着朝上长。(从修辞角度)

②看看叶子的脉络走向,摸摸每一叶片的肥厚,然后凭借手感和植物的潮湿度,判断她下周的未来前景。(从词语角度)
5.说说文章结尾一段在内容和结构的作用,并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的感悟。(4分)

 

查看答案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思而不学则殆。

(2) 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芳发而幽香,                  

(4) ____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5)实现中国梦,责任在青年。我们应满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积极进取精神,努力开创祖国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语句填写》

(6) 在足坛老牌劲旅曼联队处于低谷,连连失败之时,著名的足球教练范加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梅开二度,毅然地挑起了主帅的大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10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拯 命 制 者 才 足 贡 数

A.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B.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C.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D.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      (2) 凡诉讼不得径庭下(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4.文中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特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题。(4分)

                                

杜牧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