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母亲•我 •狗 小时候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

阅读短文,完成题。

母亲•我 •狗

小时候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学。

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的心猛得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选自《听雨轩——精短美文》)
1.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请根据文章内容予以说明。(至少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因怕狗而在母亲的护送下上学,后来才知道母亲更怕狗。 2.(1)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2)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侯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 3.不仅写出了母亲怕狗,更衬托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4.母亲怕狗,是胆小的;但为了孩子,在爱心的驱使下,能够战胜自我,又是胆大的。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学校要上早学-----可是我特别怕狗-----妈妈勇于送我上学----从大婶处得知妈妈比我更怕狗”这一情节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需要说明的是明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题的全面完整。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根据第⑥段中“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以及第⑧段中“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来说明母亲怕狗的表现即可。概括文章的内容,需要结合题目的要求,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在文章中相应的段落来概括分析。 考点:筛选文章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根据第8段中“同大婶闲谈的内容”来分析出母亲手湿漉漉是因为怕狗的原因;母亲在怕狗的情况下,还坚持送我去上学,体现出母亲对我的关爱。 结合文章内容谈情节安排的作用,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弄懂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然后根据前后文去探究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分析,作用自然就显现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说母亲胆小,也可以说母亲胆大。但是,围绕文章的内容,从母爱这一角度来分析胆大胆小即可。比如:母亲怕狗,是胆小的;但为了孩子,在爱心的驱使下,能够战胜自我,又是胆大的。 结合文章内容谈阅读感受,关键在于读懂文章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谈阅读感受即可。如本文主要是赞美母爱的,所以扣住“母爱”这一主题来谈阅读感受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安恩与奶牛》的片断,回答题。

①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上,站着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也许是太腼腆羞怯,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周围一片嘈杂喧闹: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地高声喊叫。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哦,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

……

②“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1.第一段,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老妇人的? 能看出安恩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安恩反复说“我们”,“我们”指谁?如何理解这个“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恩最后只能带奶牛回家,这是安恩的失误,还是其他人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小题。

【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遽其舟    (2)不亦    (3)求剑若此   (4)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遽契其舟/因释其耒而守株

B.是吾剑之所从坠/至之市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D.楚人有涉江者/宋人有耕者
3.翻译(1)是吾剑之所从坠。(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甲乙两文分别演化成了什么成语?这两则寓言讽刺了哪种人?
5.当你在船上,看见楚人“遽契其舟”,你会如何劝告他?

 

查看答案

歌鉴赏

《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2.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星期天,小林到毕升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⑴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⑵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步人中学的大门,我们就步人了文学的世界,为了更好地激发大家对文学的热爱,某中学七年级语文老师准备办一份 “小小文学报”手抄报,大家都认为这名称不好,现在请你给它重新起一个你喜欢的名称,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同时在第一期手抄报上推荐一部你喜欢的文学名著。

报刊名称:_________

我的理由或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推荐的名著是:《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