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文: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选自《明史》)

【注释】外兄:表兄。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相当于现在的标点。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经生:泛指研读经书的书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加冠(          )          (2)其欣悦(             )

(3)取而疾(          )        (4)以时文天下(         )
2.请用“/”给画线句断句。(只划一处)

自 以 意 识 别 之 遂 通 其 义
3. 翻译下列句子。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
4.文中    一句直接写出了陈际泰声名之隆,   一句从侧面表明他作品之丰。
5. 从上文可以看出宋濂与陈际泰在求学时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从他们的经历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1.(4分)(1)已经 (2)等待 (3)跑 (4)闻名 2.(2分) 自 以 意 识 别 之 /遂 通 其 义 3. (4分) (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2)(陈际泰)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 4.(2分) 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 ;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5. (3分 ) 相同:(1)学习条件都很艰苦(家贫、无书);(2)都很爱学习(3)都很勤奋。(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启示: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会有收获。(1分,围绕学习谈,思想正确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走”的意思较为固定,应译为“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尝”“携”,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理解文段大意,然后根据题干提示,用原文回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首先写出相同点,好学,勤奋、家境贫寒等,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凉州词                                         【乙】凉州曲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请描绘【乙】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两句的场景。

2.【甲】诗描绘了雄阔苍凉的边塞景物,【乙】诗刻画了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中很难得到一次欢聚酒宴,试探究【甲】【乙】两首诗的主旨。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请你完成以下题目。

(1)古诗中出现过很多的“燕”与“雁”, 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区别而出现误写。其实这两种意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它们的 去离也与物候有关,请看下面诗句,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的探究结果:大多与     有关,则大多用来表达诗人     情感。

(2)上小学时,我们背二十四节气歌,并懂得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比如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等等。今天,让大家对对联,出的下联是:

日到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提示:这个下联包含了端午”“ 清明重阳三个节日、节气,上联用到的节气有大寒”“霜降”“小雪

上联应是

(3)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文中蕴含的物候规律。

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B.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了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只比北京早10天。(《大自然的语言》)

 

查看答案

回忆经典名著,回答后面的问题。

(1)在孙悟空的经历中,菩提祖师传给他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观音菩萨规劝他改邪归正,皈依佛门;唐僧带领他去取经,修成正果,被封为   

(2)《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四个国家的经历。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在横线上分别写出与之对应的国家名称。

它们有理性,公正而诚实,友谊和仁慈是其美德。

他们的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们一只眼睛凹陷,一只眼睛直冲天顶。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A焚香已罢,林冲、吴用扶到主位,居中正面坐了第一把椅子。上首军师吴用,下首公孙胜。左一带林冲为头,右一带呼延灼居长。众人参拜了,两边坐下。A便说道:小可今日权居此位,全赖众兄弟扶助,回心合意,共为股肱,一同替天行道。如今山寨人马数多,非比往日,可请众兄弟分做六寨驻扎。聚义厅今改为B。

文中A是       ,他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后,将聚义厅改为       ,表现了他性格的两面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神马都是浮云”这句网络语流行原因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神马都是浮云”是“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浮云”一词出自《论语》,后来指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的事物。这句流行语看起来“很调侃”,又是当下人们的某种精神写照,有一种无从把握甚至陷入绝望的感觉,还透着点儿超然和豁达。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B.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抵制和识别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这座公园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齐全,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宜居地。

D.一般而言,身体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平时是否注重锻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