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从对画眉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向往怎样的生活?
综合性学习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春的火热美丽,激发他们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感情,班上准备举办一次“青春随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语。
2.根据示例再写两个活动内容。
示例:(1)组织“青春的生理及心理”的知识讲座 。(2)举办“青春颂歌”诗歌朗诵会。(3) (4)
3.如果你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请你把心愿写在一张纸上折成一只小船放在水中,让它带着你的心愿,漂向远方。心愿: 。
4.在“青春名言”交流环节中,你交流的名言警句是:
5.根据下面的句式特点,从26个字母中任选1个字母仿写一句话。
青春,在我的眼里,仿佛就是那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字母,每一个字母都能激起我无穷的想象。
青春是A,像一座金字塔。生活要求我们不断往上攀登,生命要求我们不断实现人生的饱满,达到光辉的顶峰。
青春是B,是心与心结合开出的美丽花朵,是朋友之间互信互谅的两颗真挚的心,共同携手走过人生中的道道坎坷。
青春是 ,
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1)据专家介绍,近期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造成的。
(2)每年的3月27日是“地球一小时”熄灯日,首都各界环保人士发出了当天20∶30至21∶30熄灯一小时。
按原文填空。
(1)《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有一句话可以做为终身奉行的准则,那就是:“ , 。”
(2)《泊秦淮》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 。”
(3)《水调歌头》中揭示了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 ,此事古难全。”
(4)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 。”
(5)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表达了自己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理感受的句子是“ , 。”
(6)李清照在《如梦令》中运用借代和对比写出暮春风雨后花叶神采的词句是“ 。”
(7)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句子是“ , 。”
(8)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 。”
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后面小题。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为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 )
A.本文把“鱼”比喻为正义,把“熊掌”比喻为生命;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的译文是:假如人所喜欢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生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
2.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①段文字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B.①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 ②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③段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批判了那些只贪图名利而不顾礼义廉耻的行为,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3.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万钟于我何加焉?
4.解释句子中加点词语。
所识穷乏者得我 得: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故患有所不避也 患:
(4)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使:
下列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心要素是环境,如毕淑敏的《一厘米》,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是小说。
B.《秋水》这则神话故事,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告诫人们不能局限于自己的见闻骄傲自大,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C.《捕蛇者说》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所著,呈现了“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D.《差半车麦秸》这篇小说,成功地讲述了一个叫“差半车麦秸”的汉奸被感化转变成为一个出色的革命战士的故事,小说语言风趣幽默,充满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