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题目。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

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题目。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2.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1.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 2.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 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时代呼吁雷锋精神,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纪念并学习雷锋同志的活动,请你也来一起参加吧。

做回小记者

“雷锋节”前后,不少扬州市民到流动采血车上无偿献血。假如你是我校文学社的一名小记者,采访一位正在无偿献血的大学生,你会怎么说?

(2). 品味名著

①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           。在《海盗生活》这个片断中,写了汤姆、          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充分表现了三个少年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酣畅心境。

②  在《洞中历险》这个片段中,汤姆最后是借助什么找到洞口得以脱险?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汤姆的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默写。

                   ,自将磨洗认前朝。

②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③自非亭午夜分,          

④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不知秋思落谁家。

⑥但愿人长久,               

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⑧《次北固山下》中,“                                ”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江南的雨,绵绵缠缠,如若珠帘,扬州便是一个典型,空气总是潮的。雨,会让人变得忧yù,变得彷huáng,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了两年多,渐渐地,习惯了她优雅婉转的江淮方言,喜欢上了她的精致jiāo弱,当然,也爱上了这里的tián淡悠闲。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是(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

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

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

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⑤②④①③         D.⑤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繁星》一文按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星的情景,抒写了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B《社戏》这篇小说叙写了作者十一二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散文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

D《三峡》选自《水经注·江水》作者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散文家。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