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山屋 张炜 ①我居住的这座城市,东、西、南三个方面都是重重高山。 ②山中绝少人烟...

山屋  张炜

①我居住的这座城市,东、西、南三个方面都是重重高山。

②山中绝少人烟,只偶尔看到几处遗留下的小小山屋。它们如今完全被丢弃了,主人是谁,又为何离去,这已经是个谜了。大约几十年前,这些山屋被人兴致勃勃地打造,而今打造者却弃它而去,再无踪影。人的兴致真是奇怪的东西,总是忽东忽西,没有确定,变化无常。但我可以想象其中的原因:山下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热闹了,山上的人再也待不住了。

③小屋里的人不是和尚,他们是守山人、林场工人或其他什么人。他们下山寻找新的生活,于是把原来的工作连同心情一块儿丢下了。我稍稍有些不解的是,难道现在的山上就不需要那些工作了?比如说大山不需守、林木不需护,连同其他一些山里的营生,在现代都可以一并省略?

④不管怎么说,一个个挺好的小屋就这样被遗留在山上,它们空空的、静静的、黑黝黝的。屋里有一种烟火气还隐约可闻,但这需要用心去嗅。我长时间在山中徘徊,寻访了许多山屋。也就在这样的时刻,我竟然私心大发。我在盘算一些事情,我发现这些小屋比最好的帐篷还要坚固,而且就扎在了帐篷应该扎的地方。这真是饕餮之徒眼中的珍馐。我目不转睛地看过了一个个山屋,心里正打谱在某一天搬进其中的一座。因为一个渐渐走近中年的男人有些惧怕了,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被尘嚣围追堵截的狼。逃离之心人皆有,有缘遁迹几人能?

⑤我和家人,又约上仨俩好友进山,挑选了一幢山屋认真打扫整理一番,又搬进一些食物和用具。剩下的事情就是把手头的工作如数移来,享受另一种幸福。果然,这儿的山屋让我有了清新的思绪、活泼的想念、愉快的心情,更有了安定的志趣。奇怪的是深夜寂静的大山并不使我害怕,听了猫头鹰的长号也安之若素。百鸟作歌,林兽和鸣,溪水在山侧回响。这样的时刻多么适合回忆,回忆青春年少时光,回忆无拘无束的日子。我正在开始的工作效率极高,仿佛不知疲倦,常常日夜劳作而不觉困顿,不愿停下。

⑥偶尔有好友来访,他们总不忘捎来一些吃的和用的东西。这样的白天或夜晚啊,是多么愉快,好像整个的友谊都变得簇新了?大家一块儿从拥挤中、从无边的繁琐中挣扎出来,这时大大地舒出一口气。山下,凡是不好的消息都不愿提起,暂且让我们与他方隔绝。这里有树林、山泉和鸟兽,有久违的一切,于是什么都不缺了。朋友当中的大多数没有长时间离城的条件。他们只好匆匆地来,恋恋不舍地去。我从他们的身影联想到自己,想这几十年的光阴,想那些消磨和耗损,想每一个人究竟会被什么拖累,拖累一生。

⑦我在山屋中愉快而真实地生活,高效率地劳动,日常生活用品却消耗甚少。我这会儿真的感受到了美国人梭罗的自得,也真的认为一个人并不需要那么多。同时我也进一步明白了简朴的生活并不等于简陋的生活,更不等于难以为继的尴尬,不是无米之炊。简朴的生活是一种自由,一种浪漫,一种心安理得和一种和谐自如。

⑧两年的时间里,我前后换了两个山屋,几乎没有在城里长时间生活过。一切正常,收获甚丰。没有那么多电话、电传和呼叫的催逼,没有因为争夺生存空间而招致的可怕的倾轧,没有呛鼻的煤烟和汽车尾气,没有一天24小时的马达轰鸣。

⑨这里没有了时髦信息、网络消息、快报慢报,没有了铺天盖地的报纸杂志,更没有红男绿女和荧屏把戏。我宁可做一个背时的无知之人,一个当代懵懂之人。可是我并没有因此而真正缺失什么,没有耽搁任何要紧的事情。相反,我提高了工作效率,把握了劳动时间,还赢得了双倍的安宁和健康。
1.阅读全文,说说我在山屋中“收获甚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语境,品味第④自然段中划线词语“围追堵截”的作用。
3.第⑥自然段作者写好友来访,有何用意?

4.结合文意,具体谈谈第⑨自然段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1.(4分)身体更为健康,工作更加高效,友谊的簇新,心灵的安宁与愉悦。(每点1分) 2.(3分)拟人,形象生动地(1分)写出了追名逐利、喧闹繁杂这一世俗力量的强大(1分)及我身陷其中的狼狈(1分)。 3.(3分)表现出山屋生活的闲适与愉快,与世俗生活的烦累形成对比(1分),突出“少一点物欲,才能多一点快乐”这个主题(1分),为下文写山居生活的感触与认识作好铺垫(1分)。 4.(4分)对追名逐利的物欲生活的厌恶,对山居淡泊宁静生活的喜爱,对所谓现代文明的无情嘲弄(讽刺),对自己能过上简朴生活的庆幸。(每点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收获颇丰”就是这里虽然山屋绝少人烟,没有城市里热闹,但是有你宁静的环境,有益于身体健康,又有好友的来访,因此作者说““收获甚丰”。抓住作者议论的句子可以解答此题。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赏析。赏析文中句子的作用,可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句子的本义,二是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比喻义、引申义或言下之意,三是句子对文章结构的作用。本题对第划线的句子,则应从分析其所用的修辞手法入手,分析其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情节安排作用的理解掌握。好友来访说明是这里的好环境吸引来的,他也想享受这里的闲适,还有好友相见的愉快,更好的突出少些物语欲,多一些快乐的主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努力仔细地从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即找出可代表作者对山屋的情感的句子,从中发现其对山屋情感的变化。第二段第一次写出山屋时说,“主人是谁,又为何离去,这已经是个谜了”,所表现的一种疑惑。第三段写作者认为发现山屋是“饕餮之徒眼中的珍馐”, 表现的是一种欣喜心情。第四段写作者可以在山屋中“享受另一种幸福”,写的是一种“愉快”的心情。 考点:概括作品抒发的感情。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说“话”

①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说话粗野、冷漠、骄横,会给人留下低级下流、缺乏教养的印象;说话文雅、和气、谦逊,让人看到的是一颗善良、纯正、美好的心。

②有一次,列宁在下楼时正碰上一位女公务员端着洗脸水上楼,她看到列宁就往后退让,列宁却十分热情地说:“你手里端着东西,我是空着手,你先上楼吧!”

③1955年,毛泽东回韶山时邀请亲友中的老人吃饭,向他们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回答说:“敬老尊贤,应当应当!”

④有一次,周恩来下了飞机后与机组的同志们一一握手告别。当时机械师邝祖炳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来和其他同志握手以后就站在邝祖炳身后等着,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邝祖炳工作结束转过身来,才发现总理站在后面,赶紧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你在等我。”周恩来笑着亲切地问:“噢,我没有影响你的工作吧?”

⑤语言的美,不在于辞藻华丽,也不在于抒情描写,而主要在于适合语言环境。与同志见面时,问声:“你好!”一句亲切的问候,并非是多余的客套,它体现了谦恭和关心人、尊重人的美德。与别人打交道时,常说一声:“请!”也可以表达对别人的尊重。不慎做错了事,先说声:“对不起!”可消除不必要的猜忌,增进同志间的友谊。别人道歉时,说句:“没什么!”表示胸襟开阔,还可以把窘境中的同志解脱。请别人帮助时,说一声:“劳驾。”这不是普通的恭维,而是表达了尊敬别人的意思。同志帮了个忙,说声:“谢谢!”它像一盆炭火,使人感到情感的炽热;它像一条纽带,连接了同志间的友谊。别人致谢时,说声:“别客气!”表现出你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你诚恳谦虚的美好心灵。同志间分手时,说声:“再见!”这表明交往并没有在分别时结束,友谊在告别声里继续发展。

⑥总之,要做到语言美,要在说话时做到“文雅、和气、谦逊”,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加强语言锻炼。不从根本上下功夫,往往是学不像样的。
1.①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请概括短文所表达的主要观点。

答:                                    

 

查看答案

①人类以咖啡和茶作为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两种植物中均含有咖啡碱,对人体能起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劳动效率和思维活力等多种作用。

②咖啡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全球年消费量为茶叶的三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其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塞俄比亚的阿族人就已经在咖法省的热带高原采摘和种植咖啡了,尔后咖啡就逐渐成了人们的饮料。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南美洲的巴西是咖啡的最大生产国,其咖啡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植物。干燥的咖啡种子中一般含有1%—2%的咖啡碱,咖啡的香味主要来自咖啡种子中的香精油和咖啡醇。在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地已引种栽培。

③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作饮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约成书于公元前300年的《尔雅》一书中,就已有茶叶的记载。我国人民不但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创新发展。

④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种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最多,称为完全发酵茶,如产于安徽省祁门的“祁红”。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持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称作不发酵茶,如产于黄山市的“屯绿”、苏州的“碧螺春”。青茶为半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和黑茶为后发酵茶。
1.概括咖啡被誉为“黑色金子”的原因。
2.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陶潜传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①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注释】三径之资: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三径: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曾开三条小径,后人因以三径代称住宅庭院。白:告诉。徽:系琴弦的绳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为乡邻之所                  耕自资       躬        

亦雅咏不       辍              素琴一张   畜        
2.下列句中的“”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中的“”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亲老家贫                  B.宋元嘉中卒

C.酒食来相宽慰            D.激怒其众
3.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第一次当官是担任州里的祭酒,后来不能忍受这一职务,辞官回家

B.陶渊明辞官根本的原因是他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卒生志向

C.陶渊明爱好喝酒,每次喝醉都觉得舒适,因此有时没有酒喝,他就会生气

D.陶渊明的“琴中趣”体现了他洒脱不羁,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4.翻译下列句子。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                                           

查看答案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

答:                                            

(2)第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罗宾森教授在《下决心的过程》一书中说过一段富有启示性的话:“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他错了,他就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人,有时也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想法,那反而会使他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想法。”

A.人们坚持己见不是因为那些想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

B.提建议时要态度鲜明、直截了当、措辞坚决,这样才更容易说服对方。

C.用谦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接受,更可以减少一些冲突。

D.在你指出别人的错误时,任何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