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并回答问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

阅读并回答问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乙】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雄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选出句式与“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一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吾闻二世少子也                B.陈胜者,阳城人也。

C.此庸夫之怒也                  D.故不错意也
2.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辍耕之垄上

C.送孟浩然之广陵                D.专诸之刺王僚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发闾左/適戍渔阳

B.发闾/左適戍/渔阳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4.对【乙】文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5.解释下面加点字词

(1)已失期                 (2)死,死国可乎          

(3)请广于君                 (4)长跪而之曰           
6.翻译下面句子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7.按要求填空。

(1)【甲】段选自西汉司马迁的巨著        。这部史书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鲁迅称它是“                                 ”。

(2)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是:             

(3)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方法有两个,是                               

(4)【乙】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变化过程的语句是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王

                 的性格特点。

 

1.D 2.D 3.C 4. C 5. (1)估计(2)同样(3)扩充(4)道歉 6.略 7.(1)《史记》 纪传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天下苦秦久矣 失期,法皆斩(3)鱼腹藏书 篝火狐鸣 (4)秦王怫然怒 秦王色挠 狡诈蛮横,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等 【解析】 1. 试题分析:A、B、C与例句都是“判断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D为助词;A、B、C为动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A、B应是“发/闾左/適戍渔阳 ”;D应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C中“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说法不合理。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5. 试题分析: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广”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赏析《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也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诗的前两句所写的是          ,后两句所写的是      。(填“远景”或“近景”)

②诗中哪一句说明这首诗是写秋天景色的?答:                         

③“霜叶红于二月花”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

                                                  

 

查看答案

完成下列问题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沁园春”是           ,“风骚”原指      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阕的表达方式是             ,下阕则主要是            
2.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3.“望”和“惜”各贯穿到词中的哪一句?(   

A.长城内外  秦皇汉武         B.原驰蜡象  成吉思汗

C.大河上下  唐宗宋祖         D.欲与天公试比高  只识弯弓射大雕
4.表现全词主旨的一项是(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

C.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词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教师节,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答: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根据下面这幅图画和旁边的文字,写出A、B两个人物的名字。

A 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 B 叫:“兄弟,俺自从你受官司,又无处救你。打听得你刺配沧州,便来开封府前寻你,却撞见酒保来请两个人说话,酒家疑心,恐这厮们在路上害你,就一路跟了来。”

满分5 manfen5.com

A.              B.      

 

查看答案

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二句,填写在横线上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