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使楚》)
【乙】灵公①好妇人而丈夫饰②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③,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④,裂断其表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⑤,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⑥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选自《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者》)
【注释】①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②丈夫饰:穿着男人的服饰。③相望: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④饰:服饰。⑤内:王宫内。⑥内:肉店里面。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齐人固善盗乎( )
(3)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 (4)国人尽服之( )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公使吏禁之
B.橘生淮南则为橘 则外莫敢为也
C.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而禁之于外
D.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3.翻译下列句子。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3)逾月,而国莫之服。
4.请具体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简要分析晏子在反驳或劝谏时所表现出的高超的语言技巧。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 砍头歌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砍头不要紧,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只要主义真。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杀了夏明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还有后来人。
(1)颈联中“惶恐”和“零丁”既指的是________又指的是__________。
(2)两首诗都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定决心,请分别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综合性学习。
(1)请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概括一下什么是“长征精神”。
【材料一】过草地时,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
【材料二】当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这竟成了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为弘扬长征精神,班级准备开展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晚会,由你担任主持人,现请你为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并根据所给的节目,在节目一和节目二之间设计一段生动的串连词。(5分)
节目一:诗朗诵 《把牢底坐穿》
节目二:歌曲 《走进新时代》
开场白:
串连词:
默写。
(1) ,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2)金沙水拍云崖暖, 。(毛泽东《七律·长征》)
(3)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5)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杜甫《春望》中“ , ”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一句意思表达相近。
(7)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波涛在澎湃。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丰富多彩的新天地。“长征之歌”专题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情景,ōu( )歌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爱国情怀”专题里,我们似乎qīng( )听到海外游子思念故土的心声,体会到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也品味了著名科学家始终juàn( )恋祖国的深情,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chóu( )的忧愤,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
|
|
|
|
|
|
|
|
|
|
|
|
|
|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山界》采用了倒叙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体裁是记叙文,作者是陆定一。
B.《草》这篇小说作者是王愿坚,“草”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
C.《枣核》这篇散文选自《美国点滴》,枣核是一条叙事线索,也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点主题。
D.《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都德写的一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我”的见闻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热爱祖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