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给人一架梯子 ①上大学时校园里有一片柿林,柿子成熟...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给人一架梯子

①上大学时校园里有一片柿林,柿子成熟时,又大又甜的柿子沉甸甸地把树枝都压弯了,诱得我们总想寻个机会偷偷摘几个解馋。但学校明确规定: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严禁私自进入园内践踏花草、采摘果实,若违规将给予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这样我们只能望柿兴叹了。

②机会终于来了。一个周末的夜晚,上完自习课后,整个教学楼熄灯了。我们三个舍友想,柿林的管理人员应该回家了,我们可以乘机偷柿子解馋。很快我们找来了手电筒,明确了分工:一人在园外负责看人,一人上树摘柿子,一人在树下接。不到一刻功夫我们的包里已装满了柿子。突然放风的舍友喊道:“快下来,管理人员来了,快撤!”

③树上的舍友慌了,急忙从树上往下滑,然而已经迟了。守柿林的老者已经打着手电走到树下,树上的同学吓得不敢下来。老者缓缓地把手电照在树上,轻声说道:“别着急,慢慢下,当心别摔着!想吃柿子说一声,晚上摘柿子多危险,下来吧,别慌。等着我去给你拿架梯子。”老者很快拿来了梯子搭在树上,舍友踩着梯子稳当地下了树。

④我们规规矩矩站在树下等着他的盘问,心都提到嗓门上了。毕业关头,在这个以纪律严格而著称的学校,违反校规无异于自毁前程。

⑤更糟糕的是校公安处的两个值勤人员听到声音后拿着电筒也赶了过来。一个拿出违规学生登记本,一个严肃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有人在偷柿子?哪个系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老者抢在我们前面说道:“今晚闲着想吃柿子,就叫了三个刚下自习的学生帮我摘几个尝尝。”

⑥ “不可能吧?摘几个柿子用得着几个包吗?肯定是你有私心,想拿到校外去卖。”值勤的人不容置疑地说。“不信你可以问问他们啊!”老者平静地说。我们  a 帮老者圆谎。值勤的人悻悻然走了。

⑦老者说:“孩子,回去吧,以后可别犯错误,前途要紧!”

⑧那天晚上我们在  b 中度过了一夜,总担心值勤的人会来调查。

⑨后来,我们在校园里再没见到老者的身影,听说老者被学校辞退了,回到了他那贫困的农村老家,原因是他私自在夜里偷学校的柿子到外面卖。那年7月我们怀着自责的心情顺利毕业了。但直到现在,老者的那句话还时常萦绕在我的耳边——“别着急,慢慢下,当心别摔着!”这充满温情关怀的话既维护了我们的尊严又揭穿了我们的浅薄。

⑩现在,每当我身边一些涉世不深的同事偶尔犯错误时,我就会想起老者,想起那个不寻常的月夜。

11于是我也会不露声色地给这些稚嫩的心灵一架梯子,让他们从错误的泥沼里抬头走出来。因为他们和当初的我们一样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1.联系上下文,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空白处。(填字母即可)

A.六神无主   B.异口同声   C.忐忑不安   D.七嘴八舌

a:                        b:                       
2.第④段画线句能否删掉,为什么?
3.第⑤段中写执勤人员的话一连用了四个问句,有何作用?
4.如何理解本文题目“给人一架梯子”的含义
5.有人说文中的老者身为管理人员对“偷柿子”的行为包庇,这是一种放纵,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谈谈你的观点。

 

1.B、C 2.不可以,这句话为下文老者的行为,及我对老者的感激与愧疚之情做伏笔。 3.形象地写出了执勤人员气势汹汹的样子,和老者的善良形成对比。 4. 既指那夜老者给我们的梯子;又指在人生路上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的行为和美好心灵。 5.不设统一答案,同意与否,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不同意,文中的我们是不曾涉世的学生,况且“偷柿子”的行为也并非大恶,而当时我们又处在人生的关键的时刻,所以老者的行为不能说是放纵。相反是一种善意的充满关爱的行为。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和词语的含义来考虑,还可以凭借语感,多读几遍,这样就能很正确的选择出词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试题分析:语句能不能删掉,关键是看与上下文有没有联系,纪律严格才有了后面我们三个偷柿子被老者逮住的忐忑,更能体现老者为了不让我们前途被毁而替我们掩护的高尚,因此这句话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有人在偷柿子?哪个系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执勤人员一连串的问话,都是一种逮住偷柿子的学生的严厉的处理语气,这与老者的“别着急,慢慢下,当心别摔着!想吃柿子说一声,晚上摘柿子多危险,下来吧,别慌。等着我去给你拿架梯子” 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了老者的善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题目的含义,这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既要考虑表层含义,也要考虑深层含义,这个题目的表层含义在文章中很简单,就是我们那夜偷柿子下来时老者搬来的梯子,深层含义就要联系文章的内容“于是我也会不露声色地给这些稚嫩的心灵一架梯子,让他们从错误的泥沼里抬头走出来”来考虑。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不管是同意与否,都要观点鲜明,语句通顺,言之成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爱莲说》后做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横线的字词含义。(

(1)可爱者甚(     )      (2)香远清(       )

(3)清涟而不妖(      )   (4)陶后有闻(       )
2.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理解填空。

(1)短文以莲花为写作对象,同时兼写牡丹和菊花的目的是                    

(2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4.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爱慕富贵的人多。

B.爱牡丹的人多,说明牡丹十分珍稀。

C.爱牡丹的人多而爱莲者少,说明作者的知己少。

D.这句话讥讽了追名逐利的世态。
5.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提示,可任选一种,谈出充分理由)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名著的很多情节脍炙人口。请从下面提供的情节中,任选两个按要求填表。

①三借芭蕉扇                         ②黛玉葬花

③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         ④风雪山神庙

序 号

出自哪本名著

该情节的主人公

 

 

 

 

 

 

 

查看答案

仿写句子,要求与例句的格式相似,修辞手法相同。

例句:青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 青春是一支快乐无比的歌。

仿写: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①《陋室铭》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莲说》中用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作者悟出人生真正的意义,悟出返朴归真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⑥《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⑦鲁迅的《自嘲》中写出其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词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A.莲出淤泥而不染              无丝竹乱耳

B.妇抚儿                      儿含

C.香远清                      习其声

D.以为且噬己也                 以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